现有属于前四周期的A、B、C、D、E、F、G七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C元素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6;E元素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F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G元素与A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某种氧化物有剧毒。
(1)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一电离能(填“<”“>”或“=”),A、B、C三种元素 (用元素符号表示)。
(2)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 。
(3)C元素的电子排布图为 ;E3+的离子符号为 。
(4)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5)G元素可能的性质 。
A.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B.其电负性大于磷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已知:时,在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和2mol
,10分钟后达到平衡,
浓度和时间关系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前5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能说明上述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条件是
A.![]() |
B.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
C.![]() |
D.![]() |
(3)平衡时,02的转化率为,此时反应共(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kJ。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4)若15分钟时维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使其体积变为1L,假设在20分钟时达 到新平衡,此时,请在图上画出15-25分钟
的浓度变化曲线。
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
化关系:
(1)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为红棕色气体。则A的空间构型为,A转化为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C均为氧化物,A为砖红色固体,且A中金属元素为+1价,D是一种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B的电子式为。
(3)若D为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B为高中常见的一种具有两性的物质,则C溶液中除氢氧根外还存在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氯碱工业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X、Y、Z、D、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ZX焰色反应为黄色;Y、D同主族,可形成DY2、D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为。Y、Z、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中述原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
(3)由Y、G两元素形成的可作饮用水消毒剂的化合物的是(写化学式)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
哪一个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 | B.![]() |
C.无水酒精 | D.KSCN溶液 |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4)应用与拓展
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要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液溴,可先加入适量![]() |
B.溶液的浓度越高,或者蒸发的速度越快,析出的晶体就越细小 |
C.减压过滤完毕时,应先关闭水龙头,再拆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胶管,以防倒吸 |
D.电解精炼铜过程中阳极产生的阳极泥为粗铜中含有的锌、金、银等杂质 |
E.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有沉淀析出,该沉淀不能再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