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东、西方社会的交流是双向的,在相互对视中加速了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孟德斯鸠、卢梭則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三大发明广泛应用于哪一时期?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德斯鸠等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看法出现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从西方文明中吸取营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A部门对克林顿弹劾条款的投票结果(1998年12月19日)
条款内容 |
绯闻案中作伪证 |
琼斯案中作伪证 |
妨碍司法 |
滥用职权 |
同意 |
228 |
205 |
221 |
148 |
反对 |
206 |
229 |
212 |
285 |
弃权 |
1 |
1 |
2 |
2 |
结果 |
通过 |
否决 |
通过 |
否决 |
材料二 B部门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向临时主席斯特罗姆宣誓就职主持审讯,100名参议员向伦奎斯特宣誓担任陪审员。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指的A、B部门分别指的是什么机构?A部门的弹劾与B部门的审讯能够进行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或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发展历程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第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朝惩唐朝和五代(梁、唐、晋、汉、周)藩镇割据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久困弱。
——《朱子语录》
(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的进步性。(12)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将“一切收了”的。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久困弱”的论断?(13)
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五十一卷《纸赋》
材料二: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
时间 |
重大事件 |
时间 |
重大事件 |
793年 |
大马士革开办了造纸厂 |
1348年 |
法国建立造纸场 |
900年 |
造纸术传入埃及 |
1405年 |
由法国传入比利时 |
1150年 |
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 |
1494年 |
传入英国 |
1189年 |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 |
1567年 |
传入俄国 |
1276年 |
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 |
1694年 |
由荷兰传入美国 |
——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编制
材料三: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8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法国的国旗为三色旗,它曾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材料四:有学者说:“若就经济维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工业革命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维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毋庸置疑,法国人有足够多的理由为法兰西文化当年的辉煌感到自豪。……世界各国的人民在提及法兰西文化时,不仅是油然的生敬,而且还每每心存感激。”
——吕一民著《法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社会根源。(2分)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的法兰西文化对欧洲和世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