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PEC蓝是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
【APEC蓝希望—现实】“APEC蓝”连同2008年北京的“奥运蓝”,都无可争辩地证明了同一个道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道理:虽然会遇到许多阻力,但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空气污染问题。
【APEC蓝特殊—常态】我国北方历来秋冬多雾霾,但雾霾不是无法克服的,通过种种努力,这种特殊蓝可以变为常态蓝。
【APEC蓝区域—整体】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它的实施有望能实现北京乃至全中国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当然,要留住APEC蓝,更离不开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1)根据材料,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分析“APEC蓝”能从希望到现实的原因。
(2)特殊蓝变为常态蓝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做?
(3)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以“留住APEC蓝,从我做起”为题,发出倡议。倡议中至少提出两点具体要求。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截至2015年6月,距温州市提出“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目标已有3年。3年来,温州一直围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这一目标,着力推进政府转型,建设公正清廉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着力推进社会转型,建设生态型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先进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以优化环境来实现发展大转型和民生大改善。要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关键举措,促进企业转型提升,以企业转型提升促进环境改善。要把加快城市转型作为根本途径,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着力统筹城乡推进城市化,为改善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落实责任,建立一套长效而管用的机制。要牢固确立“对环境污染零容忍”的理念,不搞“下不为例”,铁面执法、铁心减排、铁腕治污。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抓污染企业,依法取缔严重污染企业。要研究制定引导企业加强环保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履行好环保责任。要建立完善群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强化舆论监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温州市政府应如何建设幸福城市。

近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6月15日全国各地2014年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引发网友热搜。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全国各地平均工资表:

注: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目前全国唯一突破10万元大关的地区,这一水平是目前最低的河南省(42179元)的2.4倍。多数身份未超过国家平均标准。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对中新网记者分析,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平均工资并不能反映差距的问题,中位数可能比平均工资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众多网友吐槽自己“拖后腿”,恰恰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收入差距大的情况。
“这也凸显出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过高的不合理差距,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李实建议,要在经济增长上多下功夫,保证就业和工资合理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把“提低、扩中、限高”落实好,精准发力,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1小时40分钟的时间里,李克强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扶贫到户籍制度改革,用了大量客观的数据,阐述2014年的进展和2015年的工作总体部署。“高大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关注民生细节,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广泛影响。就业,将有更多工作机会;带薪休假,不再是“镜花水月”。看病,个人负担将减轻。户籍制度,没户口也能享公共服务。搬新家,住房不再是奢望。创业不用为审批“跑断腿”。收入向基层工作人员倾斜,环境新提法,高频词“发展”说得最多!有望迎来更多蓝天!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体现的经济道理。
(2)阅读材料二,从“个人收入的分配”的角度简述如何把“提低、扩中、限高”落实好。
(3)围绕“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看得见的传统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拍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闽西山区的某村, 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具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的古村落。在过去很长时期内,该村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无人看管、自生自灭、干部对古村落漠视、群众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资金缺乏、旅游设施落后等问题。许多村民认为,几百年的老房子了,居住条件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拆旧房建新居。古村落的保护与村民要求改善生活条件产生了矛盾。
近几年,全国兴起了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热潮。当地政府意识到,必须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开展对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防止过度开发。他们在村民中宣讲保护古村落的重大意义,在学校进行乡土民俗教育,增强了民众的保护意识。同时从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力度,统一规划,落实权益,维修文物,科学整治,恢复古村旧貌,鼓励和支持群众在远离古民居的新村建筑新居。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古村落一梁一柱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正绽放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说明该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的?(10分)
(2)人们对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变化是如何体现认识论观点的?(12分)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4分)

在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技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图2: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中新兴产业所占比重(%)
及其占GDP的比重(%)

注:新兴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
表:近年来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与其他省市比较


浙江
广东
上海
北京
2005年
19.8
20.8
31.5
43.8
2009年
23.3
22.5
36.9
50.2
2012年
23.8
23.8
42.6
52


材料二:为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浙江省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实施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资金渠道等政策措施,建设技术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大市场,推进市场化运营和规范化管理。至2013年浙江省技术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05.75亿元;投入运行的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器已达144家,在孵企业7400余家;成立了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全省共有专利代办机构49家,从业人员20000余人;共建立了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实现设计服务收入12.3亿元。浙江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平台。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应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是如何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
(3)结合材料,应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阐述政府推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G市政府在解决住房解困区改造中,创设了一种新型民意机构——公众意见咨询委员会(简称公咨委)。针对住房解困区配套设施严重滞后问题,由民众、专家、利益相关方等组成公咨委,收集、整理群众意见提交政府有关部门;有关部门通过公咨委与民众共商问题破解之道,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这一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指出:“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的“双引擎”。这将是2015年全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政策指向,也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本届政府对创业、创新的重视,激发了人们创业、创新的热情。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要有所作为。
材料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指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2014年9月,在庆祝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重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极端重要性,要切实推进协商民主向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强调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材料四: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中韩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分析G市住房解困区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原因。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应有哪些积极作为。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意义。
(4)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