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传播正能量,构建和谐中国
材料一:无论是引起社会舆论关注的明星涉毒案件,还是小到路边猜瓜子诈骗的治安警情,连日来因被“朝阳群众”举报而被警方打击惩治的案件已不胜枚举。15年3月9日,北京警方根据群众举报,在朝阳区某小区将涉嫌吸毒的张某查获,此后经过警方工作,又将演员王学兵查获。而在此之前,演员张默、高虎涉毒被抓时的官方通报中,案件的缘起都来自朝阳群众的举报。
(1)“朝阳群众”举报这一行为给了我们哪些思考?
材料二:2月26日14时30分左右,两个女童在清丰县韩村乡西赵楼村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听到孩子母亲的大声呼救,正在附近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三学生孟瑞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顾自身安危,迅速跳入水中救人,两个落水女童最终获救,而孟瑞鹏因体力不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3月3日,孟瑞鹏被追授“濮阳市见义勇为模范”、“濮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濮阳市见义勇为青年英雄”等荣誉称号。当天上午,在孟瑞鹏的家乡清丰县韩村乡孟焦夫村,千余村民自发为他送行。
(2)孟瑞鹏传播了哪些社会正能量?
(3)你认为孟瑞鹏牺牲值不值?为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增强文化自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公民享有权利十分广泛,公民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是什么保障?这种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九年级的同学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勇于担当的公民”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整理的资料,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2014年10月的一个晚上,漆黑的新洲码头,两男童独处一辆轿车中,疑因贪玩,无意中拉动手刹,汽车缓缓滑入江中。其父母施救时也被带入水中。就在千钧一发之际,4名路过的少年挺身而出,在危急时刻,他们并没有慌乱,也没有贸然下水,而是运用所学知识机智救人:小罗找竹竿拉车,小陈用手机打灯,小何报警,小李则向村民求援。经过一番努力,两名儿童被顺利救出。事件发生后,四名少年一直没有把事情告诉外人,学校几天后才得知此事。
记者采访了解到,4名少年从小都就特别喜欢汽车,共同的喜好让他们决定进同一所学校就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以后掌握了技术也积累了本钱,我们想共同开一家汽车维修店!”
(1)请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勇于担当的公民”这一探究主题,谈谈你对4名技校少年行为的看法。
(2)请用“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和“在复杂的生活中学会选择”的知识,分析他们选读技校汽修专业的行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部分国家竞争力指标得分情况(分值满分为7)

材料二:贵广、南广……伴随一批高铁新线的开通运营,短短10年间中国就建成了占世界总里程一半多的高铁线路。高铁开通后,人流、物流周转加快,带动沿线经济转型,激发人们更多地走出家门,仅2014年就有约8亿人次选择高铁出行。
材料三:中国高铁从2004年引进技术之初,就没有满足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不断地攻关研究,并始终坚持自我超越。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三,谈谈中国高铁的发展,为中国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2)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中央大力取缔特权:整顿公园里的“会所歪风”,关闭机场的VIP候机厅,将公共资源还之于民,将少数人的特权和奢靡性消费转换为公众的利益。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材料三: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加大了对腐败犯罪的惩处力度,法治精神已在对丁羽心等人的判决和“天价罚金”中呈现,保持“打虎灭蝇无禁区”的高压态势,不仅周永康、徐才厚等高官纷纷落马,一些违法的科级干部和村官也被查处。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哪些知识?
(2)材料三是如何体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的?
(3)结合材料,谈谈高官违法亦受惩罚对我们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十年深圳市灰霾天数对比图

材料二:近8年来深圳市PM2.5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

年份
数值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PM2.5浓度
53
44
44
41
42
38
40
34

材料三:深圳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二,车辆密度居全国之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大货车、黄标车(一辆大货车每公里PM2.5排放量相当于15辆小轿车)。近年深圳“铁腕治霾”,淘汰黄标车,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立法管控“城市扬尘”等空气污染源,处罚整治重点污染企业;同时,火力发电厂、家具、印刷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广大市民对家庭油烟污染进行控制,积极举报乱排放企业并就环境问题建言献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深圳市大气环境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