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富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南方商品经济水平较高 | B.江浙一带统治者重视人才培养 |
C.江浙地区人杰地灵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
“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论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变社会风尚 | B.吸收世界文明 | C.发展近代交通 | D.主张机器生产 |
洋务派曾经兴办过这类企业:“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这类企业的经营方式应该是
A.官督商办 | B.官府全面控制 | C.现代工厂管理 | D.聘用外商代理 |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到16万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原因有:①旧军阀的封建统治②官僚资本的侵夺 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④残酷的战争环境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8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业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