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中考山东潍坊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吴留村
【清】钱泳
吴留村,中顺治五年进士。其明年,即选江西萍乡县知县,升山东沂州府知府。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十三年,政通人和,士民感戴。忽有奸人持制府札立取库、金三千两。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乃告之曰:“尔等是极聪明人,故能作此伎俩。若落他人手,立斩矣。虽然,看汝状貌,尚有出息。”乃畀以百金,纵之去。
后数年,闽寇炽,吴解饷由海道至厦门,忽逢盗劫,已尽还之。盗过船叩头谢罪曰:“公,大恩人也。”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由是其人献密计,为内应,将以报吴。时闽浙总督为姚公启圣,与吴同乡,商所以灭寇之法。康熙十五年冬,八闽既复,姚上闻,特擢福建按察使,旋升两广总督。
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泽蒙庥者,自县治以至河干,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缙绅及受知之士,则操舟祖道,肆筵设席,鼓吹喧阗;或有执卮酒以献于道路者。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选自《履园丛话》,有删节)
【注】①札:文书。②畀:bì,给予。③庥:xiū,保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后数年,闽寇炽 日:
②锡之父老士庶泽蒙庥者 被: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十三年上书谏寡人,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畀以百金,纵之去 当立者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忽逢盗劫,已尽还之 俄百千人大哭(《口技》)
D.缙绅乃受知之士 安陵君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
②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
(4)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文意用“/”断开(限三处)。
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1分,只标一处。)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1)项为之()(2)喷以烟()
(3)一癞虾蟆() (4)数十()
翻译下列语句。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1)丰富想象:
(2)仔细观察: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节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又何焉()   小惠未()   
逐齐师()之则亡。()
下列句中划线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悍吏之来吾乡 D.处处志之

翻译下列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选文中曹刿和管仲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解释划线词语。
其二()若之乎()
蒋氏大()以俟夫观人风者得()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根据例句的修辞,再从选文中摘录一句。
例:①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文中的“虽鸡狗不得宁焉”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同样是写鸡鸣狗叫,你觉得两者反映的现象有何不同?

你是如何理解评价“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句话的?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18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2)吾谁与()
(3)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4)至有忘其长吏者()

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题目。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①齐之辞者也 ()②缚者为者也()
③齐人善盗乎()④叶相似()
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盗古义:今义:
其实味不同古义:今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