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 举:__________ (2)必先苦其心志 其: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_________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会宾客大宴会: 适逢,正赶上 | 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 |
C.群响毕绝毕:消失 | D.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 |
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
A.贤于材人远矣 | B.于舅家见之 | 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至少写出一种特色。(3分)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①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②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③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④。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劝之:“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⑤。
【注释】①衅:战祸。 ②尼:劝阻。 ③趣:催促。 ④相勖:勉励他们。 ⑤置:停。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②钱方假归省亲
③既至吴淞④及东炮台陷 选择下面与“其戚友尼之”中的“之”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
A.弥留之际 | B.事列《神仙》之传 |
C.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D.主人处处款之 |
翻译下面句子。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请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钱金玉在抗击英军入侵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英勇奋战。 |
B.钱金玉虽家有老母仍毫不避难,身负重伤,力战而死。 |
C.钱金玉接到上级的命令后慨然奔赴前线,抗击英军,为国捐躯。 |
D.钱金玉性格刚强果敢,廉节而有节气,至死还心怀国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
(一)宋濂,字景濂。性诚谨,官内延久,未尝讦①人过。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二)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注】①讦(jié):攻击。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未尝讦人过:②悉召廷臣诘责:___________
③微景濂:___________④发箧视之:___________与“忠于陛下”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C.于土墙凹凸处 | D.何有于我哉 |
翻译句子
①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简要说说选文中宋濂和赵普什么相同之处?选段(一)还表现了宋濂怎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短文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宋史·赵普传》)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A. 常劝以读书 B 太祖乃悟 C未有其比
俱以假山显屠乃奔倚其下普又以其人奏
D.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E.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非陛下之刑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②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②两段文字,都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 ()②读之竟日()
③普颜色不变 ()④卒用其人()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3 分)
A.闭门读书 | B.半部《论语》治天下 |
C.凿壁借光 | D.闻鸡起舞 |
简要说说本文写了赵普那两件事?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2*2=4分)
读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