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内蒙古巴彦淖尔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讲话体现了我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外交成就?(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材料二

(2)仔细观察材料二,请你说出漫画反映的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少说出两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抗美援朝胜利。
错误:改正:

我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左倾错误——十年文革结束的标志是林彪集团被粉碎。
错误:改正:

阅读材料: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出处中的“商君”指的是谁?他得到谁的支持而进行变法?该变法的时间是哪年?
(2)请叙述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3)这次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4)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哪两个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3)从两则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