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宝宝和玲玲同学想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猜想与假设】
(1)宝宝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2)玲玲同学猜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宝宝和玲玲同学分别从实验室选取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 ;检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 .纠正错误后,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一:
实验次数 |
I1/A |
I2/A |
I3/A |
1 |
0.16 |
0.16 |
0.32 |
2 |
0.20 |
0.20 |
0.40 |
3 |
0.22 |
0.22 |
0.44 |
表二:
1 |
0.10 |
0.20 |
0.30 |
实验次数 |
I1/A |
I2/A |
I3/A |
2 |
0.14 |
0.28 |
0.42 |
3 |
0.18 |
1.80 |
0.54 |
(2)玲玲同学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开始实验,正确的出电流表示数见表二:
【分析与论证】
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宝宝同学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玲玲同学得出:并联电路总电流有时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有时不等于各支路电流值和.
【评估】
(1)宝宝同学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 ;
(2)玲玲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实验次数 读数错误,原因是 .
(3)根据表二的实验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是: .
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cm、30cm、45cm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1)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2)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v==…
方法2:v==[
+
]÷3=…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1”或“方法2”);
(4)在甲实验中,为了测量铅笔沿硬纸板下滑的平均速度,应使纸板较长且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的角度;
(5)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源,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目的是 ,但是调节完毕后,移动光屏依旧始终找不到像,可能是因为 ,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4)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A.完整的像 B.一半的像 C.无法成像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竖立于玻璃板两侧.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在
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是为了 .
(2)在桌面上竖立一块作为玻璃板,实验时,要使玻璃板后的物体①与镜前相同物体②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 .
(3)移去蜡烛①,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 填“能”或“不能”)接到蜡烛②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①、②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下列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水 |
20℃ |
22℃ |
24℃ |
26℃ |
28℃ |
30℃ |
沙 |
20℃ |
22℃ |
25℃ |
30℃ |
36℃ |
42℃ |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小明和小辉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他们一起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表:
燃料 |
加热前的水温/℃ |
燃料燃尽后水温/℃ |
煤油 |
25 |
44 |
菜籽油 |
25 |
34 |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小明和小辉选择了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并且控制油的质量以及水的质量 .但对于两杯水的初温他们的看法却不同.请将下列他们的想法补充完整.
①小辉认为实验中是直接用 来表示煤油和菜籽油放出热量的多少.所以,实验中两杯水的初温可以不同.
②小明认为因为探究过程中他们采用了 法,所以只有燃料的 不同,其他因素都必须控制相同.如果两杯水的初温不同,那么水的蒸发快慢以及水与周围环境的温差都不相同,于是两杯水的 就不相同,就有可能会出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而水吸收的热量少、水温变化低的情况.所以,实验时必须控制水的初温相同.
③你认为 (选填“小明”或“小辉”)的想法更合理.
(3)根据他们的实验记录,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4)小明和小辉在实验前用天平分别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燃油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小辉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是 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