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D.鼠妇爬走是因为声音对它产生了刺激?
(2)做出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作出“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的假设。
(3) 制定计划:
①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假设,作了这样的一个实验设计:选一个长方形的铁盒,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即在铁盒里设置了 和 的两种环境;然后把鼠妇放进铁盒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鼠妇的分布情况。
②以下是小明的计划:他准备将捕捉到的10只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以下四种方案中哪一种最佳?(图中数据表示鼠妇的个数)( )
③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有另一份实验设计如下。请把不完善的地方修改,正确的修改是( )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④实施计划: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一共重复做了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得到较多的实验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得出不同的结论
⑤分析结果:小明对数据进行了求平均值的处理,统计出明亮和阴暗中鼠妇的平均数为只和 只。
⑥实验结论:由此得出了 。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
(3)下图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叶片中 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环境条件 |
||||
光照和水分 |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
天数 |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
遮光, 适量浇水 |
光照充足, 不浇水 |
光照充足, 大量浇水 |
几天后,观察实验现象回答:1号和2号的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号、3号、4号的变量是,1号苗的作用是 。该实验结论是什么 。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液体种类 |
清水 |
5%的酒精溶液 |
10%的酒精溶液 |
15%的酒精溶液 |
20%的酒精溶液 |
10s内心跳次数 |
33 |
24 |
21 |
16 |
死亡 |
(1)水蚤的正常心率是次/10S。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曲线图。(2分)
心率(10s内)
(3)根据曲线可知,酒精浓度越高,则水蚤的心率,说明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作用。
(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识到,酒精对生物体是有影响的。请你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酗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第一次处理 |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绵羊 |
注射脱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病 |
注射强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病 |
乙组绵羊 |
不注射脱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病 |
注射强毒病菌 |
患炭疽病 |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体内产生了,其作用是,绵羊的这种免疫称为免疫。
(2)乙组绵羊在试验中的作用是。
(3)为预防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加强了对邮件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一措施属于。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其操作过程如下:从十字花科植物中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然后将虫卵隔离饲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芹菜叶,另一端放置一些白菜叶,将菜青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菜青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要准备两种不同植物叶目的是:。
(2)实验的变量是:。
(3)用来进行实验的白菜叶和芹菜叶的大小、颜色和鲜嫩度应该。
(4)实验中不能只放一只菜青虫,是为了。
(5)如果菜青虫更趋向于取食白菜叶,说明这一行为属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