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 ,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判断该试剂已过量的方法是 。
(3)第④步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4) 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
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写出代表各线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D段
DC段
(2)原溶液中Mg2+、Al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3)图中C点表示当加入molNaOH时,Al3+已经转变为,Mg2+已经转变为.
(4)图中线段OA:AB=
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2)已知0.2mol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3)依据(2)的X写出该反应的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
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
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是(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______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容量瓶内残留少量水______
(3)配制好溶液后,容量瓶未塞好,洒出一些溶液
(4)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定容时发现液面超过刻度线,立即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线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在含有盐酸的Cu2+、Ca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过程。(已知 Ksp{Cu(OH)2小于Ksp(CuCO3)}
取适量样品溶液,插入pH传感器并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测得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为简单而精确地控制加入的Na2CO3溶液的体积,可将碳酸钠溶液置于(填仪器名称)中滴加。
(2)图中有二个pH增加较快的阶段,第一阶段(a点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3)对于a.b之间溶液PH值变化缓慢的本质,该小组同学做出了如下推测,请补充推测2和3:
推测1:生成了Cu(OH)2沉淀,消耗了CO32-;推测2:;
推测3:;
若推测1符合实际情况,则此情况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请设计实验验证检测推测1,不要写出详细的实验过程,试剂不受限制。
实验方法、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10分)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ClO2,请完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SO2=2ClO2+________。
(2)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 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32-+I2=S4O62-+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________mg·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