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① 必败。举趾②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③,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④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⑤,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目光短浅 |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
C.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济:救济 |
D.罗与卢戎两军之军:进攻,夹击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乡人曰还,谓其御曰 |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乱次以济,遂无次 |
C.战于长勺莫敖使徇于师曰 |
D.公将鼓之斗伯比送之 |
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 |
B.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 |
C.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 |
D.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
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课外文言文阅读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师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荀巨伯:东汉颍州(今属河南)人,生平不详 ,汉桓帝的义士。(荀:发音:xún);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⑴值胡贼攻郡()
⑵友人语巨伯曰 ()
⑶子可去()
⑷贼既至()
⑸一郡尽空()
⑹遂班师而还()与“我辈无义之人”中加点的“之”意义与用法相同的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水陆草木之花 d.何陋之有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这篇文章采用了()描写方法来表现荀巨伯的义举,文章还使用了()的手法,让贼一“谓”一“还”,来表现巨伯的义。
课内文言文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⑴渔人甚异之()
⑵屋舍俨然()
⑶仿佛若有光()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仿照例句续写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这里的田池美,你看,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录,回答问题。(12)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解释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人不知而不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根据下列成语的出处,写出成语:
示例: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语:(2)三人行,必有我师。
出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成语: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成语:《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中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例:我选第____则,启迪:。
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公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②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③,幽阒辽复④,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节选自王禹傅《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注]①刳(kū):剖,削。②雉堞:城墙。③平挹江濑(1ài):奔流的江水尽收眼底。濑,湍急的水。④辽复:写视野的辽阔绵远。复,绵远。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有仙则名②无案牍之劳形③不可具状④公退之暇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皆竹楼之所助也 |
B.可以调素琴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
C.庶斯楼之不朽也庶竭驽钝 |
D.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处处志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岂惧竹楼之易朽乎?【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罢:停止、取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文侯与虞人期猎:期:()(2)是日:是:()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又雨,公将焉之?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