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
碱 |
盐 |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A |
烧碱 |
小苏打 |
BaSO4 |
干冰 |
B |
纯碱 |
CaCO3 |
NH3·H2O |
Fe |
C |
明矾 |
食盐 |
石墨 |
醋酸 |
D |
KOH |
CuSO4 |
Na2SO4 |
NaClO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c(NaOH)<c(CH3COONa)<c(Na2CO3)
B.0.1 mol/L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c(Na+)>c(HX)>c(X—)>c(H+)>c(OH—)
D.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
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 |
D.当有4.48LNO2(标准状况) 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mol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
C.一定条件下,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气,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 |
D.一定条件下4 HCl(g)+O2(g)=2Cl2(g)+2H2O(g) ,当1 molO2 反应放出115.6 kJ热量,键能如表所示,则断裂1 mol H-O键与断裂1 mol H-Cl键所需能量差为31.9 kJ |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产物一定是Cl2,阴极产物一定是Cu |
B.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 |
C.整个过程中阳极先产生Cl2,后产生O2 |
D.CD段表示阳极上OH一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产生了H+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该钾盐是K2CO3 |
C.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说明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