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
碱 |
盐 |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A |
烧碱 |
小苏打 |
BaSO4 |
干冰 |
B |
纯碱 |
CaCO3 |
NH3·H2O |
Fe |
C |
明矾 |
食盐 |
石墨 |
醋酸 |
D |
KOH |
CuSO4 |
Na2SO4 |
NaClO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C(s)+1/2O2(g)=CO(g)
②S(s)+O2(g)=SO2(g); S(g)+O2(g)=SO2(g)
③H2(s)+1/2O2(g)=H2O(l); 2H2(g)+O2(g)=2H2O(l)
④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2KOH(aq)+H2SO4(浓)=K2SO4(aq)+2H2O(l)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5℃时,将a g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溶于b g水中,恰好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该饱和溶液硫酸铜物质的量浓度为c=![]() |
B.该饱和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C.25℃硫酸铜的溶解度为S=![]() |
D.该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 |
已知反应:(1)Cl2+2KBr=2KCl十Br2;(2)KClO3+6HCl=3Cl2+KCl+3H2O;
(3)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
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KBrO3>KClO3>Cl2>Br2 |
C.反应(2)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
D.(3)中1mol 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对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铜溶液是一种解毒剂,有关反应如下: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SO4发生了氧化反应 |
B.生成1 mol H3PO4时,有10 mol 电子转移 |
C.白磷只作还原剂 |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
金属铜的提炼多从黄铜矿开始。黄铜矿在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2CuFeS2+O2=Cu2S+2FeS+SO2(黄铜矿中Fe为+2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只作氧化剂 |
B.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C.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D.若有1 mol O2参加反应,则反应中共有4 mol电子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