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某班同学准备围绕秦朝的历史,制作专题。
(一)呼之欲出的秦朝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句中的“扫六合”是什么意思?“秦王扫六合”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二)如日中天的秦朝
(2)小红同学在学习了《“秦王扫六合”》后,自己设计了这样一张“诏书”。 “诏书”展示了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将“诏书”方框中的序号部分内容补充完整。

(三)日落西山的秦朝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交国家。长年在外服徭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材料二、秦朝的刑法很多,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坐连”等。
请回答:
(3)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时秦朝的什么情况?
(4)秦始皇自以为可以千世万世统治天下,但是最终秦朝仅二世而亡。首先敲响秦朝覆亡丧钟的是哪次起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交响--中国篇】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①世袭制的推行②各族间的长期交往③统治阶级的改革④设立管理机构
⑤实行"和亲"政策⑥少数民族的内迁⑦海外贸易频繁⑧确立"册封"制度
⑨民族政权间的战争⑩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
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唐朝另外一位君主唐玄宗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
【技术创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4)郭沫诺这首诗盛赞的是谁?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与哪国交往的史实?
(5)以下能反映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的是()

A.政权分立 B.繁荣开放 C.统一浪潮 D.社会危机

(6)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1)根据材料一请回答南宋时期的谚语表明了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最重要原因.(2分)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这与宋朝哪一行业在当时世界居首位有关?(1分)当时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
(3)因海外贸易兴盛而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泉州,当时这里出口的主要货物可能有?(试举两例,2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者徐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材料二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
材料三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指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这种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大型石拱桥“是指哪座桥?它的设计者是?
(3)材料三中的文字上的东西在唐朝指哪种技术?其代表作品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