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常温下将0.01mol NH4Cl和0.002mol NaOH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除H2O的电离平衡外还存在的平衡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微粒。
(3)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mol·L-1的是________,浓度为0.002mol·L-1的是_________。
(4)物质的量之和为0.01mol的两种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

(1)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_______(填序号)。
①氧化反应②还原反应③酯化反应
(2)已知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若要使R1CHO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R1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H3②③—CH═CH2
(3)某氯代烃A的分子式为C6H11Cl,它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结构分析表明E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且没有支链。
①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②E的结构简式为:
③写出D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属于二元醇; b.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

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利用反应6NO2+ 8NH37N2+12 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
(2)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ΔH="-113.0" kJ·mol-1
① 写出NO2氧化SO2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③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ΔH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
此压强的理由是

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nm


0.186
0.074
0.099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
其它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3)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是上述部分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甲+乙→丙+水。若丙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反应I、反应II和反应III均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反应。其中A、B为化合物,C是温室气体之一,D和K均可用做干燥剂,H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J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反应III和E与G反应的原理相同。

(1)C与J的水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含氧酸的电子式是
(2)E与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J久置后,即便不接触水、空气,本身也逐渐分解生成K,并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工业上测定反应III产品的有效成分J的含量,先将一定量的产品的溶液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稀硫酸中,使之反应生成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计算出结果。
①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选用的指示剂是
②生成I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在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氧化性Fe3+>Cu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硫酸铁可作絮凝剂,常用于净水,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
(4)磁铁矿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其原理是Fe3O4+4CO===3Fe+4CO2,若有1.5 mol Fe3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金属元素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Ⅰ对;Ⅱ对;有
B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氢气
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
铁得到铁
Ⅰ对;Ⅱ对;无
C
铁属于过渡元素
铁和铁的某些化合物可用作催化剂
Ⅰ错;Ⅱ对;无
D
在空气中铁的表面能形
成致密的氧化膜
铁不能与氧气反应
Ⅰ对;Ⅱ对;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