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关系分
分合合。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合作】
材料一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节选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最后关头”演说
【历史上的对峙】
材料三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四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国民革命中,率领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荣誉称号的人是谁
(2)材料二所说“在此安危绝续之交”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举国一致”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3)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举行武装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事件?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带来的战果?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的天气相当阴冷。白金汉宫广场上,人头攒动,人群中间是一个用黑布蒙着的断头台。”……“一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带到台前,双膝跪下。”……“只听一声令下,行刑者手提刀落,顷刻间犯人身首分离。”
材料二:“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材料三: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请回答:
(1)文中的“衣着华丽的犯人是谁”?在之前,是谁率领议会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2分
(2)材料二的文字来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这一文件是何时颁布的? 3分
(3)制定这一文件的目的和作用各是什么? 2分
(4)据材料三,“人的发现”、“地理大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 2分
(5)以该国为例,简要说明“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3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7世纪的日本和8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力主改革的大臣和西欧的宫相分别是谁?
(3)这两次改革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结合中国改革的成就,谈谈你的感想和启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慢慢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人教版《世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地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主要是指什么人? 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
(2)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
(3)哪种交流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识图:
(1)上面图中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它是在哪次改革后形成的?
(2)这一制度是以什么为纽带?这次改革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的?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雕像指的是谁?他为实现雅典的全盛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2)图二人物是谁?在他建立帝国之前,罗马共和国是通过什么战争成为地中海霸主的?(3)罗马帝国繁荣时期,我国正处于什么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