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已由短缺向过剩时代转变。以钢铁业为例,过去只要炼出钢,都能卖出厂,现在只有质量优,才能投资生产。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变贵”。据统计,中国工人的成本,2010年相当于美国的7%,估计2015年相当于美国的17%,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将消失。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企业的环境成本将内在化,靠牺牲环境的低环境成本道路已行不通。中国企业的这些传统优势正不断被削弱。
材料二:中国企业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从对1500家出口型企业的调查来看:1500家企业中出口国家和地区在20个以上的,从2007-2011年上升了9%,出口目的地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之外,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正不断增加;50%以上的企业非制造环节对企业总利润贡献达到31%(非制造环节包括了研发设计、产品销售、渠道等),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中国的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移;50%以上的企业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90%。2015年9月份,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建设经营美国西部快线高铁。“中国速度”已经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装备的“走出去”,有效化解了我国产能过剩,带动了国内产业调整和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不断被削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如何通过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优化升级。
(3)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请你为中国高铁的对外宣传写两条宣传标语。
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涨,行业、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10分)
材料一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婚礼备受年轻人的重视。有人用豪华车队迎亲,以奢侈喜宴祝贺;而更多新人则选择了利用传统婚礼礼仪举办自己的婚礼。这种传统婚礼礼仪既时尚又节俭,还让现代的城市人目睹了久违的传统婚礼场面,很有意义。
材料二 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住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但我们又必须赋予她新的时代精神。
(1)结合材料,请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现代化的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
(2)从文化继承的角度分析我们应当如何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改革创新,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实践证明,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
近年来,大连市一直坚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全局战略,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动漫游戏、影视剧创作生产、传媒产业、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强市”的同时,也给大连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结合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大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今年国庆假期,湖北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96.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8.24亿元,比去年国庆长假分别增长27.12%和32.60%。游客捧场,自丰富旅游产品的吸引,于湖北人的共同打造。
这几年,我省针对老景区破旧、落后的状况,对其中一批老景区进行了改造提档升级,如武汉东湖在原有游园的基础上开发了智能游园、黄冈改造了薄刀峰,使之焕然一新,赚足了游客眼球。同时又新建了一批新景区,优化了我省旅游产品结构。如武汉万达广场、万达嘉华酒店暨汉街杜莎夫人蜡像馆等,均在节前开业迎宾,为我省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针对现代青年人偏好文化旅游的现实特点,省博物馆在国庆期间开展了“浮梁翠色”青花瓷展和“伊特鲁里亚文化展”,吸引大批年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前往;襄阳古隆中推出的国内首台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博得游客声声赞誉;武当山道教早晚功课、道茶表演、猕猴剧场、《梦幻武当》等为游客捧出了文化大餐;都收到了好的效果
发展旅游产业和和发展其他产业一样也是有章可循的,要吸引游客就得方便游客。我省通过对一批传统旅游产品进行重新组合,如秭归的滚装游轮实现了水路、陆路旅游的无缝对接,“船进神农架、畅游新三峡”和“船进恩施、夜泊巴东”旅游产品,将三峡同神农架、恩施精华景点联成一线游览,催生了旅游新方式、新业态,7天共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有关知识,说明我省是如何发展旅游业的。(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