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固体,可能是Cu(NO3)2、K2SO4、KCl、K2CO3、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I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推论,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CO3,理由是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3)步骤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
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下面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2H2O22H2O+O2↑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如图是制备时的常用装置如图1: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的名称是 ;
②一般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理由是 ;
③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④采用氯酸钾制得的氧气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酸钾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的氯气.可利用(填序号)装置,并向其中加入 溶液除去;
⑤三种制氧方法中都出现二氧化锰,他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
信息提供:氯气有毒,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症状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少量氯气通过碱溶液除去.
(2013江苏常州)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指出图4装置中1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
(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可多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应开始收集
(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如表所示的系列实验:
序号 |
实验 |
能否生成氧气 |
A |
加热高锰酸钾 |
能 |
B |
加热二氧化硅 |
不能 |
C |
加热氧化钠 |
不能 |
D |
加热水 |
不能 |
E |
电解水 |
能 |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2013海南)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a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毋序号);写出此套装置制备O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B装置制取O2时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
①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毋序号);
②氢气与氧气混和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之前必须先 。
气体制取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活动。
(1)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可将制得的气体通过填充一种氧化物的干燥装置,该氧化物是______。
(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以下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___(填编号)。
(5)用所选装置制备二氧化碳,能用于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6)能使反应暂时停止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7)实验不适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
请根据下列装置、仪器和药品,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E (1) 。
②图A中此装置有一处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2) ;改进后,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室制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3) ;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且能调控制反应速度,发生装置应选E(或F)和(4) 组合。
③实验室欲制取二氧化碳,从以上仪器中选择(5) (填序号)组装一个简易启普发生器;其中主要通过操作(6) (填序号),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
④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能说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及现象是(7) 。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8)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