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为原料制得了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其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赤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2)黄铜的硬度比铜和锌都 (填“大”或“小”)
(3)操作X的名称是
(4)加热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①ZnCO3
ZnO+CO2↑;②2ZnO+C
2Zn+CO2↑;③ (赤铜和木炭粉反应)
(5)气体A中,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另一种生成气体,它的化学式是 ,该气体的用途是 (写一条)
(6)鉴别黄铜和黄金有多种方法,用灼烧法鉴别产生的现象及结论是 。

下列是实验室常见的化学仪器:

(1)a的名称为 ;
(2)f的名称为 。
在某次探究活动中,小明同学往NaHCO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即认为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小亮同学却有疑问。
【提出问题】在溶液中,NaHCO 3和NaOH真的不反应吗
【猜想假设】
(1)溶液中,NaHCO 3和NaOH要反应
(2) ;
【查阅资料】(1)可溶于水的酸、碱、盐在水中能解离出对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2)部分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
阴离子 阳离子 |
OH ﹣ |
Cl ﹣ |
CO 3 2 ﹣ |
HCO 3 ﹣ |
|
Na + |
溶 |
溶 |
溶 |
溶 |
|
Ba 2+ |
溶 |
溶 |
不 |
溶 |
【进行实验】
|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1 |
往NaHCO 3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
2 |
往NaHCO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
3 |
将实验1和实验2所得的溶液混合 |
有沉淀生成 |
【解释与结论】
(1)根据实验1中无明显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选填字母编号)
A.混合溶液中没有NaCl B.混合溶液中没有Ba(HCO 3) 2;
C.混合溶液中没有NaHCO 3 D.混合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不能形成不溶物
(2)实验3中生成的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沉淀中的阴离子只能来源于实验 (选填"1"或"2")所得到的溶液,则实验 (选填"1"或"2")必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依据上述实验及分析,猜想 成立。
【总结反思】两种溶液混合,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化学反应 (选填字母编号)
A.一定没发生 B.一定发生了 C.不一定没发生
某实验小组在做“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

试管中浑浊现象为何消失?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根据已学知识,实验小组对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其化学方程式为 。
(2)【查阅资料】
①碳酸盐一般不溶于水,如碳酸钙不溶于水。
②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③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从物质组成角度分类,碳酸氢钙应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写出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碳酸氢钙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呢?
【假设与猜想】猜想I:能与盐酸反应
猜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3)【设计实验并验证】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实验一: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 生成 |
猜想I成立 |
|
实验二: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II成立 |
|
实验三: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热 |
澄清液体又变浑浊 |
验证了资料描述 |
根据验证实验写出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与反思】
该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不断探究。他们不但发现了新的物质,还了解了它的一些性质,并对生活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水垢的形成以及自然界中溶洞与钟乳石的形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与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组合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 端(填“a”或“b)通入。
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 2C 2O 4•2H 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H 2C 2O 4+Ca(OH) 2=CaC 2O 4↓+2H 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 。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 )→( )→I→D→H。
②装置I中盛有的氧化铁发生了颜色变化,欲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乙组同学需要两次使用装置D,其现象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