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做“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
试管中浑浊现象为何消失?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根据已学知识,实验小组对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其化学方程式为 。
(2)【查阅资料】
①碳酸盐一般不溶于水,如碳酸钙不溶于水。
②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③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从物质组成角度分类,碳酸氢钙应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写出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碳酸氢钙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呢?
【假设与猜想】猜想I:能与盐酸反应
猜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3)【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一: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 生成 |
猜想I成立 |
实验二: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II成立 |
实验三: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热 |
澄清液体又变浑浊 |
验证了资料描述 |
根据验证实验写出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与反思】
该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不断探究。他们不但发现了新的物质,还了解了它的一些性质,并对生活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水垢的形成以及自然界中溶洞与钟乳石的形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 。
(2)用2KMnO 4 K 2MnO 4+MnO 2+O 2↑制取 O 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若制取3.2gO 2,理论上至少需要KMnO 4 g;
②检验O 2收集满的方法是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并用排空气法收集;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中的a、b、h、i、j、m和 。
2016年5月31日是第29个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我国的活动主题是"拒绝烟草的危害"。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 34H 32N 4FeO 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素中C、H、O、N、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 。(不必化简)
华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图中选择装置在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1)华雪同学首先选择装置A和E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装置A和E的导管口之间要用 连接。(填实验用品)
②不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③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洗涤试管,可看到溶解残留固体的洗涤用水呈现绿色(已知MnO 2不溶于水),说明 (填离子符号)在溶液中呈绿色。
(2)华雪同学然后选择装置B和C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
②实验证明MnO 2、CuSO 4溶液、FeCl 3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已知FeCl 3在水中可解离处Fe 3+和Cl ﹣,请设计实验证明:FeCl 3溶液中对H 2O 2的分解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FeCl 3溶液中的Fe 3+. 。
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 2O 3和SiO 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①SiO 2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
②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l 2O 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Ⅱ的名称是 。
(3)滤液Ⅱ中溶质的用途之一是 。
(4)电解熔融的Al 2O 3,除得到金属铝之外,还可得到的气体产物是 (填化学式)。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 2O 3时,还加入了冰晶石(Na 3AlF 6)作熔剂,其作用是降低Al 2O 3的熔点,冰晶石在物质中的分类属于 (填字母)。
A.酸B.碱C.盐D.氧化物
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H的化学式:C ,H .
(2)写出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 .
(3)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 个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