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归氏二贤传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孝子钺,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父提孝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不见。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 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嘉靖壬辰,孝子无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孝子绣,字华伯,亦贩盐以养母,己又坐市舍中卖麻。与弟纹、纬友爱无间。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

(有删改)

【注释】:①摈(bìn):抛弃,排斥。这里指被抛弃。

(1)下列句中的“以”与“亦贩盐以养母”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策之不以其道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两个孝子身份低微但品行高尚,作者为了宣传他们的事迹给他们写了传。

B.后母为了自己和孩子吃饱,在饭将熟时,怪罪归钺,让他父亲发怒,将归钺赶出家门。

C.归钺虽然年少时受后母虐待,但当后母生活困窘时,却关心、赡养她。

D.归绣因贩盐、卖麻发财暴富,在他的弟弟归纬多次犯事后,大力营救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又复杖之

杖:

  

②弟寻死

寻:

  

③与弟纹、纬友爱无间

间:

  

④纬以事坐系

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

   译:  

②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

   译: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阳之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之居不答。至舍,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之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选自《庄子•寓言》)
【注释】①〔沛〕与下文的“秦”“梁”均指古地名。②〔老聃(dān)〕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③〔邀〕逢,遇到。④〔舍〕旅店。⑤〔盥(guàn)漱(shù)巾栉(zhì)〕各种盥洗用具。⑥〔屦〕鞋子。⑦〔睢huī睢盱(xū)盱〕睢,张目仰视的样子。盱,睁开眼睛向上看。⑧〔辱〕污浊。⑨〔炀(yáng)〕烘干,烤火。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至于梁而遇老子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1)者弟子欲请夫子(  ) (2)谁与居(  )  (3)妻巾栉(  )
老子为什么“仰天而叹”阳之居不可受教?
阳之居接受了老子的批评吗?为什么这样说?
读了这篇短文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阅读《陈涉世家》片段,完成下列题目。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以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亦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天大雨皆当行
楚人之为天下
用两条斜线标明下面句子的正确朗读。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扶苏亦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其导火线又是

根据全文,从陈胜的言行,概括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胜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道出了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的心声。请你也从古诗文中列举同样表达雄心壮志的名言。
,作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填空:
(1)这些言论选自,作者是孔子,他名丘,字,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2)出自本十则的成语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3)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日三省吾身
(2)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习射(少年时) B鞍马(买)
C 长而精(更加) D男装(穿)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皆次当( )( )建奇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 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 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 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 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文言文阅读。《木兰诗》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辞爷娘去()闻女叹息()百千()能()
翻译。(每题4分,共8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之处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