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

去:到,往

B.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D.吾谁与归

归:归依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渔人甚异之

B.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扶苏以数谏故

D.感极而悲者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后面的题目。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第二板已百废
B.有字素无备者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不木为之者醒能述文者
D.其印为予群所得隶而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字平如砥:
(2)用再火令药熔讫: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持就火炀之。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翻译:_________
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秋天漠漠昏黑向:
⑵尔来二十一年矣。有: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⑷至于斟酌益损:
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
翻译下列句子。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文中画横线的诗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忧患意识是贤相圣哲所共有的,请结合两篇选文的内容分析两位作者的“忧”有什么不同之处?

阅读《鱼我所欲也》 (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解释加点字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2)蹴尔而与之蹴: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用简练的语言给本文补充—个事实论据。(2分)
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3分)

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世隶耕       ②指物作诗立就
③稍稍宾客其父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关勤奋好学的成语: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            

韩愈的文学思想中,有这样一个主张:“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他认为::“人之于言也…..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及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东野序》)你认为《马说》一文是作者因何而鸣不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