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注】①广汉:即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②钩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参,同“三”。④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⑤穷里:隐蔽的里巷。⑥豫:事先准备。⑦调:治办,办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夜不寝至旦。  

②广汉将史到家。  

③又素闻广汉名。  

④即开户出。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②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

(3)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哪些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0题。
虞庆(人名)将为屋,匠人曰:“材生而涂(泥)濡。夫材生则挠,涂濡则重;以挠任重,今虽成,久必坏。”虞庆曰:“材干则直,涂干则轻,今诚得干,日以轻直,虽久必不坏。”匠人诎,作之成。有间(不久),屋果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挠任重,今虽成,久必坏。
②匠人诎,作之成。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臣知不如徐公美 ;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B.徐公何能君也 ;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C.皆美于徐公 ;虽不能察,必情(《曹刿论战》)
D.我与城北徐公美 ; 明日,徐公来,视之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一致的是()(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D.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邹忌在生活中也有“三省”。请联系选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齐王用一个“善”字来作为对邹忌讽谏的回应,说说这个“善”字包含了哪些具体含义?(2分)

阅读《躁急自败》,完成后面问题。
庚寅冬,予自小巷入蛟州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③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行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④,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⑦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小奚:小书童②木简:这⑦里指木板。③熟视:仔细看。④扑:同“仆”,跌倒。⑤牡下:上锁。⑥爽然:豁然开朗。⑦其,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即“大概”“或许”的意思。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命小奚以木简束书()(2)行之()
(3) 速行则()(4)予为戏()
下列各句中的“之”与“徐行之,尚开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B.久之,目似瞑 C.主人处处款之 D.至之市

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所讲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琁
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父扶,交址刺史,有理能名。兄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琁初举孝廉,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攻郡县,贼众多而琁力弱,吏人忧恐。琁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克期会战。乃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荆州刺史赵凯,诬奏琁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琁与相章奏,凯有党助,遂槛车征琁。防禁严密,无由自讼,乃噬臂出血,书衣为章,具陈破贼形势,又言凯所诬状,潜令亲属诣阙通之。诏书原琁,拜议郎,凯反受诬人之罪。
琁三迁为勃海太守,所在有异政,以事免。后尚书令张温特表荐之,征拜尚书仆射。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
[注]①琁:同“璇”。  ②渠帅:首领。③阙:朝廷,帝王所居之处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事免”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有足乐者 B.塞忠谏之路也 C.全石为底 D.必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写了杨琁两件事,一是“破贼阵”,一是“辨清白”。前者主要表现其机智,后者主要表现其刚强。
B.建武年间,杨琁祖辈得到封国,传封三世,后因有罪封国被撤除,于是就在乌伤落户了。
C.杨琁用“石灰马车阵”破敌,石灰扬起,进人眼目,且刺激呼吸道,加上马车的冲突践踏,弓箭的乱发,贼兵的狼狈逃散,是不难想象的。
D.杨琁自举孝廉踏入仕途后,有所升迁,直到桓帝时才任太守之职,在任期间,政绩不凡,直到病死在任上。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因而上言政事
③琁初孝廉陈破贼形势
翻译下列句子。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2)潜令亲属诣阙通之。

古诗文阅读14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当涂(2)
(3)见往事耳:(4)刮目相待:
翻译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吴下阿蒙”现在已成为了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
A.比喻人学识尚浅。 B.比喻人不学无术.
C.讽刺那些不爱学习的人. C.赞扬那些热爱学习的人.
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肃与吕蒙结友正面表现出什么?侧面又表现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本文和《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