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献公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赂虞君②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而去。荀息③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渠④而固,攻不待冲降而成拔⑤,得贤之与失贤也。
(节选自《淮南子》,略有增删)
【注】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②虞君:虞国国君。③荀息:春秋时晋国相国。④渠:濠沟。⑤攻不待冲降而成拔:攻城取胜不只凭借冲车的高大。冲降,古时兵车。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食不甘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B.越疆而去 |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C.故守不待渠而固 |
吾义固不杀人 |
D.得贤之与失贤也 |
贤于材人远矣 |
(2)下面各句中的“以”与“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B.徐以杓酌油沥之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皆以美于徐公
(3)选文中划线句子会让你联想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 , ”两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
(5)文段中人物描写着墨不多,形象鲜明。请简要说说下面两个人物的特点。
①虞君:
②宫之奇:
秋水11分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不辩牛马②不见水端
③河伯始旋其面目 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2分
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答 河伯见了秋水为什么“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答
出师表(节选)15分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猥自枉屈②夙夜忧叹
③至于斟酌损益④遂许先帝以驱驰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A先帝不以臣卑鄙B咨臣以当世之事
C遂许先帝以驱驰 D以伤先帝之明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①
②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它们分别是什么?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5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②,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③,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犹多矣,吾以是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④,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⑤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⑥不过稂莠⑦。文子闻之,曰:“过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之为上大夫。 《后汉书》
【注释】①宣、成:鲁宣公、鲁成公。 ②上卿:古代最高的官衔。③爱:吝啬。④孟献子:仲孙它的父亲。⑤子服:仲孙它又名子服。 ⑥饩:(xì),饲料。⑦稂莠:(lángyǒu),杂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妾不衣帛(穿、穿衣) | B.且不华国乎(使……有光彩) |
C.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犹多矣(破旧) | D.衣不过七升之布(过错)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子为鲁上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B.人共以子为爱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D.且不华国乎年且九十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② 过能改者,民之上也。本文运用对话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回答了人应该以什么为“贵”这一问题。文中的季文子与仲孙它的观点有什么区别?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
注释①会田:会猎,聚会打猎,常指两国以盛兵相向。田,同“畋”,打猎。②为寇:此处指入侵。寇,入侵者。 ③祭北门:指在徐州北门向北祭祀祈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使守南城( )⑵使备盗贼( )与“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一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 | B.微斯人,吾谁与归? |
C.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D.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根据语段,概括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
隆中对(节选)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抑亦人谋也() ②利尽南海() ③国险而民附() ④总揽英雄()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贤能为之用不足为外人道也 |
B.而其主不能守与臣而将四矣也 |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D.今操已拥百万之众辍耕之垄上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