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曾益其所不能。

【乙】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 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 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 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此子房 教之也。 当淮阴 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 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必有 人之节

能面刺寡人之 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B.匹夫

自非亭午夜分,不 曦月 (《三峡》)

C.而其志甚

亲贤臣, 小人 (《出师表》)

D.而轻用

既出,得 船 (《桃花源记》)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卒然临之而不惊

②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由 此 观 之 犹 有 刚 强 不 能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

(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   

【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解释下面句中横线的字。
①意不足 ()②征求不( )③欲清净( )
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如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 “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下列句中横线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解释下列横线字。
(1)乃令符离人葛婴兵徇蕲以东()(2)将军身坚执锐()
(3)功为王()(4)从民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第一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陈胜被拥立为王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下列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索笔疾执所问曰 B.丞相自听茶声然
C.汝不早问燕山骑鸣啾啾 D.侄然而止不因势象形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本文选自课文,作者,字代著名诗人。
解释下列实词
①便还家②来问讯③不知有汉④无论魏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作者在写这篇课文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理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注释】①扶风平陵:地名,在今陕西省。②徐令:班超的父亲班彪曾任徐州令。③永平:东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④固:班固,班超的兄长。诣:前往。校书郎:汉朝宫廷中专司校勘图书的官职。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陈涉时(年轻的) B.富贵,无相忘(假如)
C.不劳辱(羞耻) D.有口辩,而涉猎书传(粗略地阅读)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辍耕垄上左右皆笑
B.佣者笑应曰 有口辩,涉猎书传
C.内孝谨足下卜之鬼乎
D.取封侯杀之应陈涉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
② 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短文(二)中的班超与陈涉有什么共同点?又比陈涉多了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