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备NaHCO3,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请结合具体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I.气体制备
(1)二氧化碳气体制备
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为 (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2)氨气制备
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 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 (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实验室制备O2也可用上述制备NH3的发生装置,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
II.NaHCO3制备
物质 |
NaHCO3 |
NH4Cl |
溶解度/g(20℃) |
9.6 |
37.2 |
(3)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解释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 。
(4)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 。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 肥;
(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 g;
(3)计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选用的一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某同学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中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需称取氯化钠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A.10mLB.25mLC.50mLD.100mL
(4)取上述溶液10g加水 g,可稀释得到3%的NaCl溶液。
(5)若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前烧杯内有少量水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 肥;
(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 g;
(3)计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选用的一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