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某兴趣小组收集了一部分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不考虑其他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Mg(OH)2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2O;
②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探究活动一]验证水垢中的CaCO3和Mg(OH)2
(1)小斌取一定量水垢样品,高温灼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 色。
得出结论:水垢中含CaCO3和Mg(OH)2。
(2)小红提出小斌的实验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小红的理由是 。
[探究活动二]分离水垢中的CaCO3和Mg(OH)2
小林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部分产物已略去):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滤液A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3)加入MgCl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操作II的实验步骤是 。
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E是金属氧化物,且B是红色固体粉末;C在实验室常用来检验G,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
(2)写出物质G的一种用途 .
(3)组成H的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试写出形成的无色单质的名称 .
(4)写出A﹣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5)写出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E﹣C反应过程 (填“放出”或“吸收”).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 .
(2)洗洁精可以清洗油污,汽油也可以清洗油污,原理是 .
(3)从微观角度分析,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原因是 ,
(4)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解释下列问题。
(1)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是利用活性炭 。
(2)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
(3)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选用B装置在实验室制氧气,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说明氧气已集满.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手段.初中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 (填“A”“B”或“C”)归为一类,其依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