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E、F、G、H、I、J、X、Y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J、X是单质,通常情况下C为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反应关系。

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为  ,E为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分解的反应  

F与Y的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12.5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   (填写离子符号)。

(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   (结果精确至0.1g)。

(3)A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  (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  

【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  

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

提示:CO+CuO Cu+CO 2,H 2+CuO Cu+H 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

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②同学们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探究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碱溶液反应

①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

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对比A瓶与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