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 是用两块纸板 和 连接起来的,可绕 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 与平面镜 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 度。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平面镜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
? ,说明理由: 。
(3)若让一束光沿 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 方向射出。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红所在的实验小组用的电源电压为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电阻约为 ,所用滑动变阻器 。他们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甲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电路甲正确连接后,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位于 (选填“左”或“右” 端。
(3)小红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若她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 向 (选填“左”或“右” 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
(4)小红同学移动滑片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 图象,根据图象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验次数 |
1 |
2 |
钩码重 |
4 |
4 |
钩码上升高度 |
0.1 |
0.1 |
绳端拉力 |
1.8 |
1.6 |
绳端移动的距离 |
0.3 |
0.4 |
机械效率 |
|
(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使用的是 (选填“甲”或“乙” 图所示的装置。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应为 。
(3)通过对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或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
张玲和李影同学在进行“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现有器材: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阻约为 个,电压约为 的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规格分别为“ , ”和“ , ”的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图甲中已经连接了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张玲闭合开关,并适当移动滑片,小灯泡被烧坏,此时电压表示数约为 ,分析后又向老师借用了一个定值电阻,请你判断定值电阻应 联在电路中、其目的是 。
(4)重新连好电路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到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根据上面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 (选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 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
(2)密度计是利用浮力 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或“越大”
(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
张玲和李影同学在进行“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现有器材: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阻约为 个,电压约为 的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规格分别为“ , ”和“ , ”的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图甲中已经连接了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张玲闭合开关,并适当移动滑片,小灯泡被烧坏,此时电压表示数约为 ,分析后又向老师借用了一个定值电阻,请你判断定值电阻应 联在电路中、其目的是 。
(4)重新连好电路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到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