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护士在输液管上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以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加热棒里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是还原性铁粉、炭粉和氯化钠等物质。该加热棒内是否真的含有这几种物质呢?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氯化钠

①将加热棒内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填写正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滤液中含有Cl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滤液中还含有Na+,从而确定含有氯化钠。

(2)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铁粉

小明用磁铁靠近滤渣,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但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也有可能是四氧化三铁。

小明通过如图装置探究黑色物质是否含有四氧化三铁,该物质鉴定的原理是:Fe3O4+4H23Fe+4H2O。

当观察到                    这一现象时,排除了四氧化三铁存在的可能性。

小英同学认为这还不能确定铁粉的存在,因为除了四氧化三铁外,钴粉、镍粉也是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然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2+,得出加热棒中含有铁粉这一结论。

(3)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炭粉

点燃不能被吸引的黑色粉末,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加热棒内含有炭粉这一结论。请写出此操作过程中确认炭粉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综合上述实验,小明验证了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

加热棒为什么能够起到加热作用呢?小明还将进一步探究。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方便推测某些复杂物质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化学式改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改为Cu(OH)2•CuCO3,推测其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学性质。

(1)举重运动员常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粉末抹在手掌以增大摩擦力。

①参照上述方法,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    

②该物质兼具    (填“酸”或“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③该物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2(OH)2CO32X+H2O+CO2↑,X的化学式为    

(2)某种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可表示为2Na2CO3•3H2O2)。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如图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3)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    

用如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    (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2)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