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某实验小组利用焦炭和Fe 2O 3模拟早期炼铁并检验可能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
【查阅资料】①铁粉为黑色;常温下,Fe、Fe 3O 4可被磁铁吸引;
②PbCl 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原理是:PdCl 2+CO+H 2O═Pd↓+CO 2+2HCl;
③Fe 3O 4与硫酸反应:Fe 3O 4+4H 2SO 4═FeSO 4+Fe 2(SO 4) 3+4H 2O。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dCl 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玻璃管内粉末全部变成黑色。冷却后,用磁铁靠近黑色固体,黑色固体被部分吸引。
(1)仪器A的名称是 。
(2)为了检验气体产物,装置从左到右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 → →
→ 。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反应生成CO和CO 2,磁铁上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Fe 3O 4。
【提出猜想】磁铁上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一:Fe
猜想二:Fe 3O 4
猜想三:Fe和Fe 3O 4
【设计实验】
设计思路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定性实验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
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 |
猜想 成立 |
定量实验 |
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足量)放入烧杯中,加入5.6g黑色固体,充分反应后称量溶液的质量 |
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g。 |
猜想一成立 |
【归纳总结】根据实验结论和探究结果C与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探究一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选用 和 (填字母),检验集满的方法是 。
探究二药品的选择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
药品 |
实验现象 |
① |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
② |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
③ |
粉末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对照实验①③,是探究 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
对照实验 ,是探究不同的酸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
小明选择第①组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该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三生成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实验室常通过下列两种途径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量
途径一(如图1):由图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途径二(如图2):通过排水法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由上两种途径比较,你认为哪种途径实验结果更为准确,理由是 。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放入高锰酸钾加热,发现导管被粉末堵塞,同学小明指出造成这种后果主要是因为小明忘记了在试管中 。
(2)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了 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为了收集纯净的NO气体,利用图Ⅰ、Ⅱ所示装置,用橡皮管将 (填导管口字母)与c相连组成收集装置。收集时,应先在Ⅰ中装满 。
(4)水电解也能得到氧气,为什么在实验室中不采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 (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
②曲线上M点表示 。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下图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
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 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
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20% 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烧杯编号 |
A |
B |
C |
D |
E |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5% |
10% |
15% |
20% |
25% |
反应后溶液温度(℃) |
24℃ |
34℃ |
46℃ |
54℃ |
54℃ |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 。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 (填烧杯编号)。
在化学实验室,小刚和小强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为检验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理由是 .
请你设计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交流反思】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并振荡 |
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 |
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小明的猜想是:只有Na2SO4;
小亮的猜想是:有Na2SO4和NaOH;
小丽的猜想是:有Na2SO4和H2SO4;
你认为 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若要验证余下两种猜想中的一种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预期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1)实验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
的猜想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