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理一选修3-4)

(1)一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在 t = T 2 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 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点 Q 的振动图像与图(b)相同

B.在 t = 0 时刻,质点 P 的速率比质点 Q 的大

C.在 t = 0 时刻,质点 P 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 Q 的大

D.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

E.在 t = 0 时刻,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 Q 的大

(2)如图,一般帆船静止在湖面上,帆船的竖直桅杆顶端高出水面 3 m 。距水面 4 m 的湖底 P 点发出的激光束,从水面出射后恰好照射到桅杆顶端,该出射光束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53 ° (取 sin 53 ° = 0 . 8 )。已知水的折射率为 4 3 .

(i)求桅杆到 P 点的水平距离;

(ii)船向左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调整由 P 点发出的激光束方向,当其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45 ° 时,从水面射出后仍然照射在桅杆顶端,求船行驶的距离。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光的折射定律 横波的图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依次经过状态 B C D 后再回到状态 A 。其中, A®B C®D 为等温过程, B®C D®A 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 B®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 C®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 D®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选填" A®B "、" B®C "、" C®D "或" D®A "). 若气体在 A®B 过程中吸收 63kJ 的热量,在 C®D 过程中放出 38kJ 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 kJ .

(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 1mol ,气体在 A 状态时的体积为 10L ,在 B 状态时压强为 A 状态时的 2 3 。求气体在 B 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6.0×1023mol - 1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
(1)一段横截面积为 S 、长为 l 的直导线,单位体积内有 n 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 e 。该导线通有电流时,假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均为 v
(a)求导线中的电流 I

(b)将该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电流方向垂直于磁感应强度 B ,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为 F ,导线内自由电子所受洛伦兹力大小的总和为 F ,推导 F =F

(2)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运动粒子,每个粒子质量为 m ,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 n 为恒量。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粒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为 v ,且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利用所学力学知识,导出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 F m n v 的关系。

(注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

如图,质量为M的足够长金属导轨 abcd 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一电阻不计,质量为 m 的导体棒 PQ 放置在导轨上,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 PQbc 构成矩形。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 μ ,棒左侧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的立柱。导轨 bc 段长为 L ,开始时 PQ 左侧导轨的总电阻为 R ,右侧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R 0 。以 ef 为界,其左侧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右侧匀强磁场水平向左,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在 t =0时,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垂直作用在导轨的 bc 边上,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


(1)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2)经过多长时间拉力F达到最大值,拉力F的最大值为多少?
(3)某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 Q ,导轨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求导轨动能的增加量。

图所示为一种摆式摩擦因数测量仪,可测量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基主要部件有:底部固定有轮胎橡胶片的摆锤和连接摆锤的轻质细杆。摆锤的质量为 m ,细杆可绕轴 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摆锤重心到 O 点距离为 L 。测量时,测量仪固定于水平地面,将摆锤从与 O 等高的位置处静止释放。摆锤到最低点附近时,橡胶片紧压地面擦过一小段距离 ss<L ,之后继续摆至与竖直方向成 θ 角的最高位置。若摆锤对地面的压力可视为大小为 F 的恒力,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1)摆锤在上述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在上述过程中摩擦力对摆锤所做的功;

(3)橡胶片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了提高自行车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闪烁"装置,如图所示,自行车后轮由半径 r 1 =5.010 - 2 m 的金属内圈、半径 r 2 =0.40m 的金属内圈和绝缘辐条构成。后轮的内、外圈之间等间隔地接有4根金属条,每根金属条的中间均串联有一电阻值为R的小灯泡。在支架上装有磁铁,形成了磁感应强度 B=0.10T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扇形"匀强磁场,其内半径为 r 1 、外半径为 r 2 、张角 θ=π/6 。后轮以角速度ω="2π" rad/s相对于转轴转动。若不计其它电阻,忽略磁场的边缘效应。

(1)当金属条 ab 进入"扇形" 磁场时,求感应电动势 E ,并指出 ab 上的电流方向;

(2)当金属条 ab 进入"扇形" 磁场时,画出"闪烁"装置的电路图;

(3)从金属条 ab 进入"扇形" 磁场开始,经计算画出轮子转一圈过程中,内圈与外圈之间电势差 U a b -t 图象;

(4)若选择的是" 1.5V0.3A "的小灯泡,该"闪烁"装置能否正常工作?有同学提出,通过改变磁感应强度 B 、后轮外圈半径 r 2 、角速度 ω 和张角 θ 等物理量的大小,优化前同学的设计方案,请给出你的评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