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
苏轼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①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聃②于上国③,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④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已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节选自《苏轼全集校注》,有删节)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老聃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②季札聃:人名。③上国: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此指鲁国。④倍蓰:超过数倍。
(1)下面是小娟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联系成语“一丝不苟”,可推知“学者益以苟简”中“苟”意义为“苟且”“马虎”。 |
B. |
古汉语有字同义不同的现象,“皆手自书”与“而书益多”中两个“书”字同义不同。 |
C. |
回顾课文“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可推知“而书固自如也”中“固”意义为“固执”。 |
D. |
查字典,“遗”有“遗留”“赠送”等义项,“将以遗来者”中“遗”应选择“赠送”。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
B. |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
C. |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
D. |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圣人的学问都始于认真读书,他们的学问与道德修养都不是后人所能赶上的。 |
B. |
近年来可读之书多而易得,但科举士子却将书束之高阁,致使他们谈吐没有根底。 |
C. |
李公择藏书丰富,读书精深,闻名当世:他藏书于僧房供后人阅读,有仁者之心。 |
D. |
苏轼想读完公择藏书,他主动作记是希望后人知前人读书不易从而更加努力读书。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②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帮帮你:指:①手指;②指向:③指责;④意思,意图;⑤指称。 ——《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甚:厉害 | B.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得到 |
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 | |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
.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B.学而不思则罔 |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D.朝而往,暮而归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文言文阅读(共16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友人惭,下车引之 |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皆以美于徐公 |
C.河曲智叟亡以应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 |
D.惧其不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⑵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
⑶杂然相许许:
⑷操蛇之神闻之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对于愚公移山历来毁誉不一,你认为
愚公该移山还是搬家?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愿终守之弗敢易
A B
食之不能尽其材未果,寻病终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否,非若是也
C 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安能辨我是雄雌.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安陵君识破秦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雎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 |
B.秦王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接受“易安陵”。 |
C.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雎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 |
D.唐雎申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岂直五百里哉?
(一)阅读《口技》选段,回答8—10题(8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尽而已。
.(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中间: (2)名:.(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2分)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
(二)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禽之禽:通“擒”,抓获 | B.汝素寡悔素:一向,平时 |
C.问其所欲欲:欲望 | D.卒![]() |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