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与人书(六)①
顾炎武
生平所见之友,以穷以老而遂于衰颓者,十居七八。赤豹②,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③之叹乎?昔在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复书曰:“老则息矣,能无倦哉?”此言非也。夫子“归与归与”④,未尝一日忘天下也。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注释]①选自《亭林文集》。《与人书》是一组顾炎武与友人讨论治学方法、文学、历史等的学术短札。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②赤豹:顾炎武的朋友史可程,字赤豹。③陨获:文中指丧失志气。④归与归与:回去吧回去吧。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晚年时想回去讲学的感叹。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复书曰________
②未尝一日忘天下也________
③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
(2)小嘉与小舟在理解《与人书》中“拙诗”一词时有了困惑,请你参与讨论。
小嘉:“得拙诗”的意思是“赤豹读了一首拙劣的诗”。
小舟,我感觉不对,“拙诗”在这里不应该这样理解。
你:是的,“拙诗”不是指“拙劣的诗”,理由是_______。
(3)【甲】【乙】两文主旨都是劝学,两文劝说方式各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4)文化需要传承,读了【甲】【乙】两文,你汲取了那些关于学习的有益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自身体验,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划线的词语。
风烟俱净()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窥谷忘反()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理解题: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天一①,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②。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③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④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江天一传》节选)
注释:①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②补诸生:考取秀才,成为县学生员。③暴:通“曝”,晒。 ④敝盖:破伞。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 少丧父,事其母 ( ) (2) 尝语人曰 ()
(3) 县令傅岩奇其才 () (4) 躬畚土筑垣以居 () 你从文中读出江天一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文中“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句话的理解。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 略无阙处 () (2) 素湍绿潭 ( )
(3) 属引凄异 ( )(4)哀转久绝()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飞漱其间
A.其真无马邪 | B.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
C.安陵君其许寡人 |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陆游《入蜀记》描写三峡说:“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请从文章中找出与之意义相对应的文字(原文原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 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节选 有改动)
【注释】①蒋士铨(1725——1784)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青容居士。
【已】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选自《陈谏议教子》)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暇更录唐宋人诗(空暇) B.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尝试)
B.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商人) D.不见是马,因诘仆(质问)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汝为贵臣贤能为之用 |
B.然则何以解忧然则何时而乐 |
C.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D.贾人安能蓄之亲戚畔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你从蒋士铨母亲和陈谏议的教子方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亭午:⑵沿溯阻绝溯:
⑶飞漱其间飞漱:⑷属引凄异属引: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四季多变的美的典范。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仿照
“示例”内容,说说三峡的美还体现在何处。(请勿抄写示例)
示例:三峡的美,美在山,美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险峻。
三峡的美,美在,美在。下列两则材料都在描写水的特点,请具体分析它们在描写的角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材料一: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
材料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