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
①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年代由远及近的正确排列顺序是下列选项中的 (填选项序号之一)。
| A. |
铜合金→铁合金→铝合金 |
| B. |
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 |
| C. |
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 |
②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湿法冶金的技术,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都有用单质铁置换出铜盐中铜的记载,试写出用单质铁与 溶液反应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
③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其外观与黄金非常相似。将黄铜置于稀盐酸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写出一条即可)。
(2)现有 和 的固体混合物1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 溶液15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当滴入 溶液104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10g该固体混合物中 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实验方法。
(1)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______。
(2)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出现的反应现象:______。
(3)如图是探究白磷燃烧条件的图像:

从图中得知白磷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4)某同学向相同体积的 分别加入氧化铁和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现象如下表:
|
催化剂 |
现象 |
|
|
有大量气泡 |
|
|
少量气泡 |
根据气泡生成多少可以得到什么化学启示:______。
(5)某同学在 溶液中加入 做催化剂时,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反应 时消耗 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某同学以金泥(含有 等)为原料制备( )和 的流程如图所示:

琴琴同学查阅资料已知:
①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氧化物。
②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 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 烟尘。
(1)“预处理”中会产生 ,若 直接排放会导致______。
(2)“过程Ⅱ”产生的固体 中,除 外一定还有的物质是______。
(3)“过程Ⅲ”分离 的操作是______,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
(4)“系列进程”中有一步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这一步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5) 烟尘可用 溶液吸收,该反应生成偏锌酸钠( )和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已知H2与菱铁矿(主要成分 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某小组进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 能与 反应生成 , 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② 与无水硫酸铜不反应
(1)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气体成分,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对剩余气体成分进行以下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______ 猜想三: 和

浓H2SO4的作用:______。
|
甲中现象:______。 乙中无水 变蓝 丙中变浑浊 |
猜想______正确 |
(3)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如图所示 或者 热处理纳米铁粉的除零率以及 值如图所示,分析______ 时以及______(酸性或碱性)处理效果更好。

实验室现有 ,块状大理石,稀盐酸,棉花

(1)亮亮根据现有药品制取氧气,方程式为______。制取一瓶较干燥的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标号)
(2)根据现有药品选用______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取少量制备 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滴______(选填“紫色石蕊溶液”或“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溶液显酸性。
羰基铁粉在国防军工领域有重要应用,我国是少数几个掌握其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制备羰基铁粉的过程如图所示。

(1) 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
含铁
的海绵铁,理论上可制备
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解生成基铁粉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在
时,剩余 _____
未分解;在___________时
恰好完全分解。

(4)制备羰基铁粉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