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1918年一战结束时,美国已拥有了世界40%的财富。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诞生仅仅142年。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新国新梦"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一时期的相关史料,探寻美国崛起之路(如下表所示)。
代号 |
史实 |
结论 |
① |
制定宪法 |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
② |
开辟了水上交通的新纪元 |
|
③ |
罗斯福实施新政 |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
④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
赶上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步伐 |
⑤ |
北方取得南北战争胜利 |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 |
⑥ |
爱迪生发明电灯 |
(1)研究该课题时,表格中②⑥有两处空缺,试依据相关知识补充完整。
(2)以上表格中,有两知识性错误。请指出这两处错误(用代号表示),并说明你的理由。
(3)从对相关史实的分析研究中,你认为美国崛起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北宋“交子”《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及其开通的目的? 它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分)
(2) 材料二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3分)
(3)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观察下列图片,分析有关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
人类历史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1949年新中国建立伊始,当时政府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施政纲领是什么?
(2)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步有真正意义是的社会主义宪法,写出这部宪法的名字。
(3)历史的教训:“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治,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治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过去我们都不足”,其中最应反思的是哪次运动?
(4)历史的转折,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的两部法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图一的历史意义
(2)图二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后中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举出外国改革的两个经济措施(农村、城市各举一例)
(3)与这两个事件对应的两位伟人是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不断努力奋斗,为历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请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战胜利。但是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又发动了内战,经过3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行,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外交领域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势蒸蒸日上。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程时,制作了一张大事年表,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帮他完成表格。
时间 |
重大事件 |
1921年7月 |
|
1945年8月 |
|
1949年10月 |
|
1956年底 |
|
1978年底 |
(2)在小组讨论中,请你选择大事年表中的三个事件并对事件的历史意义作扼要说明。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如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