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31年测定烃类化合物(只含C、H两种元素)组成的装置。瓷盘内的烃样品经加热分解或气化后用纯O2气流驱赶经过灼热的CuO,这里烃类化合物反应变成CO2和H2O,再经吸收管吸收。
已知下列数据:
瓷盘 |
吸收管Ⅰ |
吸收管Ⅱ |
|||
瓷舟 |
样品+瓷舟 |
吸收前 |
吸收后 |
吸收前 |
吸收后 |
A mg |
B mg |
C mg |
D mg |
E mg |
F mg |
(1)烃样品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管Ⅰ应装的吸收剂是________,吸收管Ⅱ应装的吸收剂是________。
(3)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中氢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①;
②。
(2)A仪器的名称是,B仪器的名称是。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为防止液体暴沸还需加入少量。
(16分)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
(1)A中的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A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气体(只填一种)
(3)若有10.7gNH4Cl固体,最多可制取NH3(标准状况)的体积是L
(NH4C1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1)。
(4)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5)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填“C”或“D”)
(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人1-2滴浓盐酸,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7)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
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填“F”或“G”)。
[知识拓展]
(8)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并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往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你认为生石灰可用下列物质代替(填序号)。
A.碱石灰(NaOH与CaO的固体混合物) B.NaOH 固体
C.硫酸溶液 D.石灰石(含CaCO3)
[知识应用]
(9)2010 年11月9日晚,我省宁德市一冷冻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500 多居民深夜大转移。假如你在现场,你会采用什么自救方法?
(4分)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实验方法:A加热 B将溶液滴在pH试纸上 C溶解、过滤、结晶 D滴加KSCN溶液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检验氯化亚铁是否变质 |
|
除去食盐中少量细沙 |
|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碳酸氢钠 |
|
证明某地雨水样品呈酸性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03,还有Si02、A1203
等杂质)提取Fe2O3。操作讨程如下:
(1)(I)和(Ⅱ)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名称是;
(2)沉淀A中主要含有,固体B是;
(3)滤液Y中的阴离子除OH-、Cl-外,还有;
(4)写出(Ⅱ)步骤中生成Fe(OH)3的离子方程式
(14分) 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Cl2并以Cl2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其中各试剂瓶所装试剂为:B(Na2S)、C(FeBr2)、D(淀粉-KI)、E(SO2和BaCl2)、F(水)、H(紫色石蕊)
(1)写出实验室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b瓶内加入的液体是。装置Ⅰ还可用右图中的装置_______(Ⅱ或Ⅲ)代替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和Ⅰ处活塞,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G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装置中的现象是B 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中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碳粉,反应后的产物为CO2和HCl,写出G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在H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