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代夏作民主。”
——《尚书》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三: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清末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思想核心。
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人和公民权利的斗争历程,是广大人民从臣民转变为公民的社会解放进程。回答下列问题。
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如果(公民)大会通过了某项议案,那么这一议案就成为所有公民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律。……其中的一些重要法律要委托大会秘书刻碑存证。碑文的开头必然是“议事会和人民议决”,或仅仅是“人民议决,……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以及不同构成单位之间的整合关系正是依赖这些法律才得以存在和运行的。
——《世界历史十五讲》
(1)阅读材料,说出材料中划线部分的内容表明了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雅典民主政体包含哪些政权机构?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靠什么来维系?
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英国走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君主政治的限制过程。研读重要法律文献可以更好地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的渐进过程。
材料一
(2)从材料一所列A、B、C、D四部法律文献中任选一则,仔细研读,结合所学,回
答问题。(若多选,只阅第一项。)
A.1215年签署的《大宪章》,宣布了国王不可擅自征税的原则,对人民的权利作了明确申明。试分析《大宪章》体现了什么思想?
B.简述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
C.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通过的?
D.与1 832年议会改革法案相比,1 867年议会改革法案使哪些人获得了选举权?
(3)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4分)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对民主政治进行了探索,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5)各国人民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及建设法制的道路各有不同,你对此有何认识?
20世纪的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申办1916年第6届奥运会的城市有柏林、布达佩斯和亚力山大。1912年,欧洲战云笼罩,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然而“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却相信,如果把奥运会举办地设在柏林,德国人的注意力就会转到运动会上去了,可能消弥一场大战。因此,第6届奥运会决定在柏林召开。
(1)顾拜旦善良的愿望是否实现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徽和海报
(钟的中间是普鲁士鹰和奥运五环)(海报的中间是纳粹标志)
(2)你能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徽和海报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在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纽伦堡审判
(3)一个国家要承办奥运会,必须具备很多条件,“爱好和平,维护和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德国的慕尼黑非常想申办1972年夏季奥运会。假如你是德国奥申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你会如何说服国际奥委会,德国完全具备“和平”方面的条件。要求以材料三为依据。
材料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前,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向各成员国呼吁,在奥运会期间停止一切的敌对行动,遵守奥林匹克停战的协议。参加雅典奥运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都纷纷宣布尊重奥运停战精神。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回答,奥运会与战争、和平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 年9 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回英国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二 1939年7月24日,英日双方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
……1941年3~12月美、日进行秘密谈判,谈判中美国承认伪满政权,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
材料三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丘吉尔回忆录》
(1)对于慕尼黑会议毛泽东说,张伯伦是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请用1938年到1940年的史实来证明毛泽东的评价。
(2)《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请分析其实质。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对比,英国的政策发生什么变化?各举一个战例说明英国在“陆地上、天空中”与德国作战。
(4)材料二中美国的做法显然不利于中国,但中国的抗战却对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起积极作用。试分析1941年的中国战场对苏德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所起的作用。
20世纪初,德国极力改变现状,积极备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 |
英国 |
沙俄 |
法国 |
德国 |
日本 |
美国 |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
14 |
2.6 |
6 |
16 |
1 |
38 |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
3 350 |
1 740 |
1 060 |
290 |
30 |
30 |
殖民地人口(万人) |
39 350 |
3 320 |
5 550 |
1 230 |
1 920 |
970 |
材料二 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国家 |
德国 |
俄国 |
法国 |
英国 |
军费开支增长率 |
270% |
110% |
80% |
19% |
材料三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1)依据材料—,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为此,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措施。
右图是坐在轮椅上的一位美国的总统。1932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在就职时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1936年他又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请回答:
(1)这位总统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什么?
(2)根据上文及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的特点。
(3)这场战争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请指出联邦德国、日本在其影响下建立的社会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