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12 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4分)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4小题,12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世隶耕隶,属于。 | B.泯然众人矣泯,消失。 |
C.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客人。 | D.贤于材人远矣材人,有才能的人。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得为众人而已耶?伤仲永的“伤”字是什么意思?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词。
(1)一狼洞其中。(《狼》)(2)满坐寂然。(《口技》)
(3)愿为市鞍马(《木兰诗》)(4)地维绝。(共工怒触不周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4小题,12分)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水尤清洌 / 以其境过清 |
B.心乐之 / 似与游者相乐 |
C.其岸势犬牙差互 / 其一犬坐于前 |
D.隶而从者 / 名之者谁?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文章前面写道“心乐之”,后面又写道“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如何理解作者的快乐和凄凉?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
⑴泉而茗者(《满井游记》)
⑵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⑷造饮辄尽(《五柳先生传》)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解释下列字词。
⑴邑人:
⑵利其然:
⑶扳:
⑷环谒:翻译下列句子。
⑴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⑵泯然众人矣。方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
方仲永的父亲、《孙权劝学》中的孙权,你欣赏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