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尊君在不( )
(3)太丘舍去( ) (4)门外戏(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B.相委而去学而不思则罔 |
C.下车引之昂首观之 |
D.元方入门不顾相顾惊疑 |
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文章结尾写到“元方入门不顾”,你觉得元方是否失礼了?请说明你的理由。
联系实际,请你谈谈诚信对于个人有何重要性?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文: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译文: 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2)山 河 破 碎 风 飘 絮请用原文填空。(3分)
《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过零丁洋》的主旨句是:
能体现两个主人公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句子是
玩味古典 (14分)
于园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四围灌木蒙丛()②主人处处款之 ()
③缘坡植牡丹、芍药 ()④颓然碧窈()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你有何感受?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②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②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③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①师旷:盲人乐师。 ②衽:长袍。 ③太师:师旷。(选自《韩非子》)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臣之妻私臣(2)援琴撞之(3)面刺寡人之过(4)是非君人者之言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C.是/非君人者之言![]() |
D.王/之蔽甚矣 |
请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师旷侍坐于前 B王之蔽甚矣
皆以美于徐公惟其言而莫之违C莫不私王 D公被衽而避
莫乐为人君人不知而不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上面两段文字中的四个主要人物:邹忌、齐威王、师旷、晋平公,你最欣赏谁?简要说说理由。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根据本文内容,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从“仲永生五年”到“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详写仲永才智,从“十二三矣”到“泯然众人矣”略写仲永才智,从“父利其然”到“不使学”略写仲永泯然众人的。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题。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丙)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 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 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 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 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 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1.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 |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 |
4. |
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 |
5. |
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