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表:
⑴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
⑵ 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将10只家兔用______________,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⑶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_______与氧结合。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C.肺泡  D.组织细胞
⑷ 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何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5分)
 材料用具:
 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
 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向A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多少毫升?_____________
 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4分)
| 试管 | 
   物质 | 
   温度 | 
   时间 | 
   碘液  | 
   现象 | 
  
| A | 
   馒头碎屑+清水 | 
   37℃ | 
   3分钟 | 
   加 | 
   ? | 
  
| B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1分钟 | 
   加 | 
   变蓝 | 
  
| C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2分钟 | 
   加 | 
   部分变蓝 | 
  
| D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3分钟 | 
   加 | 
   不变蓝 | 
  
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
 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7分)
| 培养皿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 
  
| A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 
  
| B | 
   3 | 
   无水  20℃ | 
  
| C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 
  
| D | 
   3 | 
   水淹没种子 20℃ |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在向各鱼缸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期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结果如下表
| A | 
   B | 
   C | 
   D | 
  |
| 所加浸出液(毫升) | 
   50 | 
   100 | 
   200 | 
   400 | 
  
| 金鱼成活的时间(天) | 
   15 | 
   12 | 
   7 | 
   1 |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变量是。
 (6)控制废电池的危害的措施有哪些?(回答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感:种子D 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1)A装置的作用是。
 (2)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
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7分)
| 培养皿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 
  
| A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 
  
| B | 
   3 | 
   无水  20℃ | 
  
| C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 
  
| D | 
   3 | 
   水淹没种子 20℃ | 
  
大豆发芽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光对大豆的发芽有影响吗?某校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在甲、乙两个同样的培养皿中分别放人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50粒)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大豆发芽情况。请分析:
| 装置 | 
   甲培养皿 | 
   乙培养皿 | 
  ||
| 场所 | 
   日光下 | 
   ① | 
  ||
| 条 | 
   温度 | 
   23℃ | 
   ② | 
  |
| 件 | 
   棉花干湿情况 | 
   潮湿 | 
   ③ | 
  |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
| 数日后大豆发芽情况 | 
   46 | 
    4 | 
   45 | 
   5 |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
 (2)该兴趣小组对乙培养皿设置的条件应该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
 (3)该实验变量是。
 (4)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甲、乙两个培养皿中都有未发芽,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