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可爱者甚______            出淤泥而不____ 
陶后有闻                 香远         
翻译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写“莲”却还写了菊、牡丹,目的是什么?
莲“出淤泥而不染”,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请说明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下列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索笔疾执所问曰 B.丞相自听茶声然
C.汝不早问燕山骑鸣啾啾 D.侄然而止不因势象形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本文选自课文,作者,字代著名诗人。
解释下列实词
①便还家②来问讯③不知有汉④无论魏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作者在写这篇课文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理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注释】①扶风平陵:地名,在今陕西省。②徐令:班超的父亲班彪曾任徐州令。③永平:东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④固:班固,班超的兄长。诣:前往。校书郎:汉朝宫廷中专司校勘图书的官职。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陈涉时(年轻的) B.富贵,无相忘(假如)
C.不劳辱(羞耻) D.有口辩,而涉猎书传(粗略地阅读)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辍耕垄上左右皆笑
B.佣者笑应曰 有口辩,涉猎书传
C.内孝谨足下卜之鬼乎
D.取封侯杀之应陈涉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
② 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短文(二)中的班超与陈涉有什么共同点?又比陈涉多了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
①项为之()②喷以烟()
怡然自得:()④出神:()
翻译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选文回忆了儿时获得“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分别用四字短语加以概括。
          ②          ③        
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谈谈“我”能得到这种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古人说,“清灯有味忆儿时”。你的童年一定也和沈复一样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童年趣事。请简述一件你认为最有趣味的童年趣事与我们分享,30字左右。

文言文阅读。完成文后题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子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翻译句子。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 ,试概括为三点。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成语:。现在意思是: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