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国国务院发出的67号文件中规定:国有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允许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的范围内浮动。对此正确认识有
①显然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 ②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产物
③不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④使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 A.与皇帝“共治国事” |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
|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 B.经常巡游天下 |
|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
| C.置三公,事归台阁 |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
|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
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 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 B.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
| 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 |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