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选择在阴雨天或者傍晚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液控制情况如下图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A
B
C
D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0.1%
温度
20℃
20℃
30℃
30℃
培养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①他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
③栽培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差的温室是
④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⑤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理由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回顾巴斯德的实验,回答问题:

(1)巴斯德提出的问题是
(2)巴斯德实验的妙处在于 ,此探究过程中对照实验装置为
(3)煮沸两烧瓶内的肉汤的目的是
(4)A变酸的原因是
B不变酸的原因是
(5)巴斯德实验的结论是

某课外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3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盆底有排水孔),分别装入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3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3块马铃薯分别埋进小花盆的泥土中约5cm深。
③把3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连续培养20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1)该小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该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
(2)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将三粒大豆种子A、B、C用细线分别系在部分插入烧杯中的玻璃棒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只有B种子萌发。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中______与________这两粒种子可以作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
(2)这些种子在萌发中所利用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___
(2)如果B种子不能萌发原因可能是

鼠妇,也叫"潮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呈椭圆形,长约15-20毫米,生活在陆地阴暗潮湿处,人们常在花园、花坛、山坡或草坪等处潮湿的花盆、石块或砖块下发现它。当人们移开花盆、翻开石块或砖块后,它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1)提出问题: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 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3次.
(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明亮
1
2
0
阴暗
9
8
10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
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该实验中,变量是

下图为蚂蚁取食食物的过程,受此过程的影响,生物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观察实验:“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然后他们针对其中一个假设进行了探究实验。补充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①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②把1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③实验1次后,把蚂蚁放归自然环境中。
(4)可能出现的现象(或结果):
(5)得出结论:
(6)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