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照亮别人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的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 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 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一时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慢慢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①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 )
②做好事,能够帮助别人是人间最快乐的事。 ( )
(2)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近义词。
①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的诠释。 ( )
饿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 )
③后来 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 ( )
(3)“盲人提灯笼”中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借花献佛:花指_______________ 佛指____________
为善至乐:善指_______________ 乐指_____________
(5)“照亮别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天地。
_________的女主人
一天,有一位女主人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边吃喝,一边说笑 。主人把保姆叫来,低声说了几句话。保姆听了脸色发白,就急忙跑出去了。
不一会儿,保姆端了一碗热牛奶,穿过客厅、放在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保姆赶快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现在它已经被关在门外了。”
客人们都吓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装没有事。后来,我让保姆把一碗熟牛奶放到阳台上。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保姆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问:“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在桌子底下?”她说:“____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问:“为什么你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眼镜蛇受了惊,( )咬一口,我( )没命了。”
大家听了,很佩服女主人,都赞叹不已。
(l)仔细读全文,然后在题目的横线上加一个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第5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第____句最台适。
A.我是知道的。 B.我能不知道吗?
(3)文中第6自然段的括号里应填下面第____一组关联词语。
A如果……那么…… B 只要……就…… C 只有……才……
(4)默读第1自然段,并结合全文,想象女主人可能低声说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父亲接到一份公文,要他( )打仗。木兰想:父亲年老多病,无法出征;弟弟年幼,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还是我来( )爸爸上战场吧!
(1)把括号补充完整。
(2)从这段话中你认为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战斗仍在继续。突然,一股暗藏的敌人向他们开火了,子弹疯狂地扫射过来。
刘伯承看到一个士兵射击时身体(显露暴露)过多,很危险,便赶紧朝他扑过去,大声喊:“危险!快趴下!”话音未落,敌人射来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从颅(lú)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旁边的士兵们见到连长这样,慌忙围拢过来进行抢救。这时,刘伯承苏醒过来,他用手摸了摸伤口,黏(nián)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一个圆球,这是什么?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被打坏,眼珠已掉出了眼窝。战斗还在(陆续继续),他试着用手把眼珠塞回眼眶(kuànɡ),可是没用,刚一松手,眼珠又掉了出来。他明白,这只眼睛已经废了。
看着(激烈热烈)的战斗,他把扶着他的士兵一把推开,又用手指着正在进攻的敌人,大喝道:“管我干啥!快去!”说完,一狠心,抓起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脉割断,紧紧地攥(zuàn)住那眼珠,又昏了过去。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用“”画去。
(2)刘伯承是怎么受伤的?从第一自然段中哪两个词可以看出他伤势很重?
(3)短文中哪些地方同样反映了刘伯承是“军神”?用“”画下来,再读一读。
快乐阅读。
声调儿歌
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好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我会读。
黄黄菠萝 b b b
爬上山坡 p p p
摸摸头发 m m m
一尊大佛 f 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