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我的外公最爱读书。那天下午,外公又在书房读书,听见我来了,就唤我进去。我看到外公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书,上面圈圈点点,空白处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我问外公( )您的学问这么大( )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 )外公笑着说:“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只有虚心好学,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呀!”
(1)请在文中( )内加上标点符号。(1.5分)
(2)这段话共有 句,都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1.5分)
(3)外公学问很大,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请把原因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衣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象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没有夏天那么热闹非凡,没有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及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 )纯洁——( )
清秀——( )
2.补充下列词语。
色( )斑( )五( )六( )
热( )非( )生机( )( )
美不( )( )丰硕( )( )
3.短文按___________的季节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我们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一个个山峰就像大海的波浪。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老鹰张着苍黑的翅膀,一会儿(府俯)冲,一会儿升起,一会儿平滑……它像流星,像出弓的箭,又像搏击风浪的小舟。这情景,真叫人惊叹不(已己)。
车子沿着山路慢慢行驶。深谷里,层林叠翠,绿树碧竹一浪一浪;峻崖上,野花簇簇,时有山涧清水直下。清水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缕,或成瀑。穿过一望无垠的万亩婆娑的竹林,绿意盈盈满入眼帘。在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怪石嶙峋,望之生畏。
过了好一阵子,才进入龙岩的江山旅游度假区。一到目的地,我就来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边。溪水浅处及膝,水翻白花;深处约有两米,清澈见底。我坐在溪中的岩石上,听溪声叮咚四起,看凉风游东窜西……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
1.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2.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一望无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怪石嶙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分别在龙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地方细细观赏了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
宋代,有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的意思很明白,讲的是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后,马蹄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蹄儿也变香了。许多画家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画家画是画了,但从正面着想,画了满地的落花,再画一个骑马扬鞭人,可这并没有把“香”字表现出来。画题是很难,但仍有一个聪明的画家画出来了。这个画家画了一匹马,又在马蹄旁边加了几只飞舞的蝴蝶,此外再没有别的事物了。蝴蝶为什么绕着马蹄飞舞?不是因为马蹄上沾着落花的香气吗?马蹄上怎么会沾着落花的香气?不是这匹马刚从满地落花的地方踏过来的吗?这样,他用几只蝴蝶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地表现了出来。此幅画被大家公认为是这次比赛最成功的作品。
1.读文思考,从下面的文题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①聪明的画家②赛马
③难题④绘画比赛
2.“抓耳挠腮”的“挠”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大写字母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挠”字在字典里有3种解释:①轻轻地抓;②阻止;③弯曲,比喻屈服。“抓耳挠腮”中“挠”字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3.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玉兰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dìng zhàn)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急)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调凋)谢了,花蕊(ruǐ rěi)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用“√”在文中括号内选出正确的读音或字。
2.写出四个描写花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采用的是_______的结构,用波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4.本段描写了广玉兰的_______种形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xiá)_______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我父亲别无(shì)_______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摆在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医书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shì)_______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居然下床了!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活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写汉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句中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缕缕书香弥漫”中的“书香”指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本本”叠用表示__________的意思,“苦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