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8.4g铁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mol。
(2)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里应事先放置      ,其作用是                               
(4)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5)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4)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 具有      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                 ,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需配制95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 ,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的质量为 g ;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填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2CO3的质量,放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
C.将已冷却的Na2CO3溶液沿玻璃棒注入一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
①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②溶解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③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一些溶液使液面达到刻度线;
④搅拌或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出;
⑤给容量瓶定容时,俯视读数;
⑥称取固体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

在量热计(如图)中将100 mL 0.5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98.0 K升高到300.7 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 K所需要的热量)是150.5 J·K-1,溶液密度均为1 g·mL-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4 J·g-1·K(已知CH3COOH电离要吸热)。

(1)CH3COOH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OOH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 kJ·mol-1,你认为造成(1)中测得的实验值有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
(3)实验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 _。
(4)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盐酸的中和热绝对值相比,_________的较大,其原因是

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4)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甲同学利用Al、Fe、Mg和2 mol/L的稀硫酸,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
反应快慢:Mg>Al>Fe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装置同温下进行定量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Fe分别和0.5 mol/L及2 mol/L的足量稀H2SO4反应,通过________可以说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二: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观点来计算反应热。已知:
P4(s,白磷)+5O2(g)===P4O10(s)ΔH1=-2983.2 kJ·mol-1
P(s,红磷)+5/4O2(g)="==1/4" P4O10(s)ΔH2=-738.5 kJ·mol-1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相同状况下,能量状态较低的是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填“高”或“低”)。)

右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实验室用该硫酸配制240mL0.46 mol·L-1的稀硫酸,则
①需要该硫酸的体积为 mL;
②实验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③配制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和操作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④该同学实际配制得到的浓度为0.45 mol·L-1,可能的原因是

A.量取浓H2SO4时仰视刻度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D.定容时仰视刻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