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合物Ⅰ(C11H12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Ⅰ可以用E和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已知以下信息:
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5)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14,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共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J的一个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写出J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E、F六种物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1)若①、②、③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且A、D、E是常见的卤素单质,B、C、F为化合物。则A、D、E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字母表示),其中A的化学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若B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D和E的循环,则F的化学式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B是水,C是一种有磁性的化合物,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③是某些氮肥厂获得合成氨原料D的一个重要反应,假设反应后的气体中只有F和D,从综合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简述如何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D。

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
(1)当xy=10时,该粒子为(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写出y =3与y =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当y=8时,粒子可能为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请推断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R离子的电子式
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其电子式为
(3)Z在Y单质中燃烧的产物电子式为,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4)Y、Z、W、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5)W单质与Z的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图是中学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A~Q14种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Q



L



K



J



I



H



G



C



D



B



A



P



F



E

(1)在上表所列出的短周期元素中
①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②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除稀有气体元素)
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⑤形成的阴离子还原性最弱的是 ,阳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F与D形成的化合物
②A与C形成的化合物
(3)设P的原子序数为Z,则F的原子序数为 ,Q的原子序数为

NO2溶于水生成HNO3和NO,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原理制取HNO3
3NO2+H2O=2HNO3+NO(第一次吸收)
但这一步NO2的吸收率只有2/3,还余下1/3的NO。为了更多地吸收NO2,工业上通常把生成的NO再次氧化为NO2,再次用水吸收
2NO+O2=2NO2(第一次通O2
3NO2+H2O=2HNO3+NO(第二次吸收)
如此循环,可以使NO2全部转化为HNO3
现有3升NO2,如果按上述方法进行循环氧化吸收:
(1)则第二次吸收后,NO2的总吸收百分率为(可以用分数表示,下同),第二次通入O2的体积为升,第三次吸收后还剩余NO升。
(2)第n次吸收后剩余NO的体积为升(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如果要使3升NO2恰好完全转化为HNO3,则需通入O2的总体积为升。
(所有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