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恶事最易做,善事最难行。阿弥陀佛。
材料二: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麦加圣地朝觐。
材料三: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
(2)三大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种宗教?请举出中国一位这种宗教的著名人物。
(3)材料二中这一宗教的教历元年是哪一年?为什么定为这一年?
(4)请列举出与材料三中的这个宗教有关的节日。
(10分)名人语录、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美、苏等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1924年1月
材料三 :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四 :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材料二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 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4分)
(2)材料三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 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2分)
(3)依据材料四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4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些西方人评价说:“1918年,土耳其是一个看来已经一败涂地、不可救药的国家。而今天,20年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屹立在欧、亚之间的新国家,经济和文化上一派繁荣,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同所有的临国保持着和睦关系……今天的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必须要刮目相看的大国了。”请思考:
⑴1918年的土耳其为什么看起来“一败涂地、不可救药”? 20年后欧洲为什么要对土耳其“刮目相看”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人物和巡洋舰分别领导或见证了各自国家的一段革命(斗争)史。请比较两者有何异同。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个政治派别的主张?(4)
(2)请举出上述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各一位。(4)
(3)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变化?(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上面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如图
(2)这两大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的形成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 戴维·辛克莱
(3)材料三中提到的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
(4)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大搞秘密交易”?戴维·辛克莱为什么认为条约的签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调整完善的过程,由大西洋沿岸逐步扩展到世界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1)图一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确立起了什么政治体制?(1分)
(2) 图二人物被称为“美国之父”,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2分)
(3) 图三是法国大革命中哪一文献的纪念碑?(1分)该文献在财产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规定?(1分)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为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
(4) 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变革?(1分)
(5) 为使黑人参加到北方军队中来,瓦解和战胜南方奴隶主的反叛,林肯在南北战争中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6) 明治天皇在社会生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7) 根据材料二指出,上述三人领导的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共同背景是什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