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
B.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
C.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
D.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
从“千耦其耘”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井田制的崩溃 | B.私有土地的出现 |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 D.均田制的实施 |
“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因此,……在工厂里经常闻到许多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机油、棉尘及夜晚蜡烛等发出的恶浊气味……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疾病……从哪里得来的寒热病?回答都是:棉织工厂的工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A.新航路开辟后 |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
C.工业革命后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秦简的发掘,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成文法律。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律罗马法要比秦简早两个多世纪。罗马法被尊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主要原因是
A.保留了古老习俗 |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
C.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
D.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 |
以下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是
A.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 |
B.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 |
C.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
D.行事快捷的军机处 |
200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全运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编制了大型系列报道“走齐鲁 看全运”节目。请问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有可能起源于
A.宗法制度 | B.古代地名 | C.西周分封 | D.汉初封国 |